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政绩与“政绩工程”不能混为一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08:56 浙江在线

  政绩考核是近年媒体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今,随着煤矿整顿工作的全面铺开,有不少地方明文规定,将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将整顿关闭煤矿的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政府,并及时公布关闭矿井名单。于是,有时评认为,政绩考核如此事无巨细,甚至细致到大街落叶扫净与否,但结果仍然不理想。因此,政绩考核不是“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见中新网2006年12月1日)

  把政绩考核当成“筐”的弊端显而易见,以至连倾听民意、关注民生这类原本就是政府官员责无旁贷的责任也视作政绩。为着出所谓“政绩”,一些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所谓“政绩工程”,在社会上、在群众中造成了误导。然而,能因此否定必要的政绩考核吗?

  官员的政绩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有能力的标准。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人们都不难发现,同样是在一个地方工作或工作条件相同,但往往局面大相径庭。其中虽然也有其它种种因素,但主政者的智慧往往是决定性因素。正如毛泽东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可见,政绩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抹杀了官员之间这种政绩差别,其结果等于是吃“大锅饭”,影响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一段时间以来,或许由于人们把政绩与“政绩工程”混在一起,导致一些官员“谈政绩色变”,对改革顾虑重重,致使许多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对官员而言,政绩考核是必不可少不的。官员们理直气壮讲政绩并没有错。

  官员所干的政绩令群众信服,就需要一把“尺”。只有用尺去度量,才能鉴别政绩的含金量。时下,各地对官员考核的标准尽管不同,但有一些要求却是共同的。比如,执行环保法律政策的情况;所辖地区安全监管,防事故情况;充分解决群众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等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在问题多、困难多、情况复杂、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更需要广大官员有务实的作风和创造政绩的愿望。


作者: 亦 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