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语大片何以成为祸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10:45 信息时报

  徐江 专栏

  http://blog.sina.com.cn/u/1404346467

  在央视某一档栏目里,看到一干观众已不太能叫得上名字的电影老名流,和几个二三线中青年导演、若干主管官员,在一起担忧国产片现状。

  众人对大片议论的焦点有二:一是商业大片吞噬了大量投资,令许多文艺片乃至新晋导演的影片,寻求资金的空间更加狭小;二是商业大片劫掠和蚕食了太多的票房,没能给其它中小投资的国产片留下多少收入空间。其实这两点,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圈内外许多人对国产大片在影坛价值的质疑。可那天对着电视屏幕听,忽然觉得这些议论多少还是带了几分情绪化和可疑。

  首先,大片是不是抢走了文艺片(先还不要提那些生瓜蛋新导演)的潜在投资?这一点大可怀疑。因为作为观众,人们去看大片,主要是想看场面,看明星,看幼稚的故事怎样被编圆?感受顶级的服装、音效和美工。如果去看文艺片,那挑剔的就是故事是不是深刻,感受是不是细腻,影像语言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探索,对以往的电影乃至文艺方面的思维定式有没有颠覆?至于有没有大明星,制作是不是奢华,未必在第一考虑之列。两类电影投资的指向与目的性从来都是不一样:大片强调的是从票房到版权、再到延伸性产品,全方位创收的可能性,营销时靠的是传媒轰炸式宣传。文艺片呢,钱虽然也要赚,却未必就是第一目的,它更讲究是不输当赢,要的更多是社会和来自人文领域的反响。回收资金方面也没有什么营销攻势,票房主要还是靠影片的质量和观众口碑。挣钱还是挣名这是两条路。有魄力一心二用的投资商并不多。

  再说票房:愿意去掏钱看《夜宴》、《墨攻》、《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人,未必就愿意掏钱买贾樟柯和王小帅的票。一般来说,大片拿走的仍只是来自大片观众口袋的那部分票房,即使某一年没有了大片,绝大部分的大片观众也不会把他们追捧和谩骂大片的那部分热情,转投到文艺片身上。当然,原则上我们可以说,一个喜欢电影的观众,每个月可用在电影上的花销是有限的,两部大片的票钱,要是去看文艺片,也许能看三到四部。可这背后依然有个观众凭兴趣自由选择的问题。看大片还是看文艺片,从来就不是“二者必选其一”的选择题,那又怎么来断定大片抢走了文艺片的饭碗?

  内地电影的真正问题不是大片与文艺片对资金和票房的争夺,而是大片拍得不合格、文艺片也不合格的问题!这种整体上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缺失,导致了观众对国产片的普遍不信任,有的甚至还可能滋生出某种蔑视心态。再加上国内电影迟迟没有推出分级制,许多影片对观众群落的细分工作又做得不够,怎么可能得到好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