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图册》今日出版 纪念堂地基是木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9:28 南方日报

  独家揭秘

  中山纪念堂见证了广州75年的历史变迁、文化流转,也流下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掌故。它的地基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松木桩,为什么没有遭受白蚁的蛀咬?舞台中央的《总理遗嘱》,书写者一直被认为是胡汉民,现在为什么要说另有其人?以前的大堂为什么竟然可以打羽毛球?今天,《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图册》(以下简称《图册》)就将出版,记者提前

采访出版编辑人员——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处文史研究员,让他们揭开这些秘密。

  风气之先:公开登报悬奖征集方案

  公开征集设计方案现在已平常之极。不过,要说广东第一次公开征集,便属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筑孙总理纪念堂委员会”,公开登报向海内外悬赏征求纪念堂纪念碑图案,并明确要求采用民族形式。到1926年8月26日,共收到海内外应征设计图26份。9月1日,专家评定年仅35岁的吕彦直的设计图获得首奖,二奖杨锡宗,三奖范文照。

  征求设计图案的消息公布时,吕彦直正在主持设计南京中山陵。他连夜伏案,设计出与南京中山陵珠联璧合的图案。吕彦直曾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东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他的脑海里交汇,他的设计图案大胆吸收并创造性地发挥了中国古代坛庙祭祀建筑的精华,又明显地带有其母校清华大学大礼堂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娄氏图书馆的痕迹。

  评判阵容可谓强大。旧派画家温其球、张礼修,新派画家高剑父、高奇峰,西洋派画家冯刚伯、陈丘山,建筑家林逸民、陈耀祖等8人为评判员。他们评价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说:山上筑碑、山下建堂,互为连贯,交相辉映,“纯中国建筑式,能保存中国的美术最为特色”。

  两易堂址:初步确定广州城中轴线

  《图册》记载了中山纪念堂最初选址时曾经“二易堂址”的故事。1925年4月13日,时任广东省省长胡汉民发表《知海外同志书》,明确提出在广州筹建中山纪念堂的计划,号召人民“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踊跃募捐。纪念堂的最初选址在人民中路南侧的“西瓜园”,因为那块地比较开阔。

  建堂动议得到了海内外同胞的广泛响应,当时不少人认为西瓜园偏近西关,与孙中山没有特别关系,所以主张以总统府旧址(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被炸毁)最为合适。这里不仅是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地方,其背后的越秀山上还有孙中山早年读书和居住过的越秀楼。于是,纪念堂的建筑地点初拟在今纪念堂东附楼前面。

  然而人们很快发现,纪念堂与背后由国民党元老林森提议而建的孙中山纪念碑不在同一中轴线上。1928年4月,在设计者吕彦直的建议下,纪念堂自东向西平行移动约70多米到了现在的位置上。由此,雄卧于越秀山麓的中山纪念堂,借助天然之势,与越秀山顶的中山纪念碑形成“前堂后碑”的建筑布局。

  此后吕彦直遵从对称与平衡的形式美法则,把前广场、门楼、广场、纪念堂、附楼、百步梯、纪念碑等,设计为一个立轴性多层次均衡建筑群。孙中山纪念堂、纪念碑本是浑然一体。但1930年,鉴于交通问题,当时广州市行政会议工务局提议建筑纪念堂西北两面马路,堂碑一体的建筑格局由此被“横腰拦断”。

  然而专家认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同一中轴线的格局初步确定了广州城的“中轴线”。之后建成的广州市人大、市政府,乃至海珠广场,一直延续了这条“中轴线”确立的格局。

  隐秘故事:松木桩竟免遭白蚁侵蚀

  1928年3月22日,纪念堂工程动工。在1928年6月20日下午2时召开的“筹备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黄檀甫报告称:施工人员已经在近5000平方米的地基范围内,打下了数千条产自东北(一说粤北山区)的松木桩。

  今人看到这条消息,一定有许多疑问:中山纪念堂是当时最早的一批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墙体最厚处达39英寸,即0.95米,屋顶是一个庞大的钢铁架构。如此一个庞然大物,为何地基却是松木?松木桩如遭白蚁侵蚀,如何保大厦安稳?

  其实这些问题,当时的专家就已经想到。有人对纪念堂使用松木桩一事提出了质疑。当局立即组成了一个专家小组,对纪念堂的松木桩地基问题展开了专项调查。

  然而,专家们“发现”问题毕竟太晚了,打桩工程早已完工,数千条每条长“四十尺”(英尺)即12.2米的松木桩已经全部打入地下。若要根本改造,就要将礼堂内的整个混凝土地面全部挖开刨去,才能把松木桩抽出。如此折腾,是当时的财力所不能承担的。因此,这件事便不了了之。随着岁月的流逝,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这一秘密更加鲜为人知。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吕彦直如此“大胆”,以松木为地基?中山纪念堂一名文史研究员告诉记者,以松木为地基,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地下水,一直养着松木,杜绝白蚁。纪念堂原址曾是几口很大的池塘,两千多年来一直如此,旧地总统府前面,还依然有一口池塘。由此可知,这里地下水源丰富。

  是否有了地下水,地基的松木桩就真的不会被虫蛀蚀?该研究员告诉记者一个从未透露的消息:其实,中山纪念堂后墙位置曾出现过白蚁。2000年修地铁站的时候,车站大面积开挖,地下水大量流失,白蚁成群地出现在后墙墙根。不过,当地铁站建好后,地下水不再流失,白蚁问题便不治而愈。如今,纪念堂建成已75年,主体建筑依然没有裂缝、没有塌陷,说明松木桩并无明显侵蚀,应当可以承受如此重量。

  以讹传讹:《总理遗嘱》非胡汉民所书

  中山纪念堂大殿内的舞台后,刻有著名的《总理遗嘱》,用金底镶贴。不少人一直误以为,书风飘逸秀丽的隶书《总理遗嘱》为国民党大员胡汉民手写。但有专家提出,尽管字体极为相似,胡汉民不可能是《总理遗嘱》的书写者,因为在中山纪念堂落成期间,他一直被蒋介石软禁在唐山。经过中山纪念堂研究员们的多方考证、拓片研究,确认这幅《总理遗嘱》的书写者另有其人。

  1931年,广州中山纪念堂落成,举行揭幕典礼,要恭诵《总理遗嘱》。当时,任职于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的伍千里负责设计和布置会场,领得毫洋100元作为《总理遗嘱》的书写装裱工料费。伍千里于是想起字体与国民党大员胡汉民之隶书极为相似的著名书法家吴子复,便请其执笔。礼成之后,主事竟误以为出自胡汉民之手笔,以之勒石。今天出版的《图册》,正式更正了这一疑云,确定堂内《总理遗嘱》碑文为吴子复手书。

  建筑艺术:不需麦克风声音如洪钟

  参观中山纪念堂,大部分人只是走马观花,看看热闹。其实,中山纪念堂不仅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更象征着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精神:“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是一座采用中国传统外观的宫殿式建筑,但内部却是钢架混凝土结构。正面作重檐歇山顶,上部呈八角亭式,红柱黄墙,衬着宝蓝色琉璃瓦上盖,庄严肃穆。堂内座位分上下层,有4729个席位,周围装饰着民族风格的彩绘图案,金碧辉煌。整座纪念堂呈“山”字造型,一气呵成,暗喻孙中山的个人品格和革命事业如山一样巍然屹立。

  这种象征性还体现在建筑的诸多细节上。大堂以蓝、白、红三色为主色调,青色彩绘、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白色穹顶象征白日;红色门窗、柱子、地毯象征满地红,正代表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建筑的实用性也堪称典范。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和声学原理,跨度达75米的厅堂不见一柱,演讲者不需麦克风,便可将声音传至厅堂的每个角落。纪念堂的排水系统也十分独特,外观上,人们看不到任何排水设备,但雨水却消失于无形之中……

  史海钩沉

  纪念堂见证历史

  1931年,中山纪念堂落成,占地6.2万平方米,大堂内高47米,外高52米,体积5万立方米。纪念堂的设计功能主要作为举行纪念周和大型集会,堂内能容纳5000人。如此宏伟的纪念堂,开创了国内大空间厅堂建筑的典范。在民国时期,中山纪念堂一直扮演“祭堂”的性质,当时没有舞台,只设个祭坛,国民政府每周都会在这里举办一个纪念周会。

  见证日军投降

  1938年6月7日,中山纪念堂遭到日军轰炸,纪念堂前被日军的重磅炸弹炸出了一个大坑。6月8日,这里再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燃烧弹一处落在西台阶,另一处弹片穿透建筑物后墙,纪念堂西北角遭到破坏,所幸没有伤及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然而中山纪念堂不仅“劫后余生”,还见证了日军的投降。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时,驻广东日军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签字投降仪式。

  举办羽毛球赛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纪念堂成为接见国内外领导人和举办重要党政会议的重要场所,毛泽东数次在这里接见干部、战士。早期的中山纪念堂大堂内地板是水平的,不像如今由低至高的台阶构造,并且大堂内所有椅子都可以自由移动。1956年8月,印度尼西亚羽毛球队与广州市羽毛球队还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

  牌匾险些被毁

  1967年,正值“文革”早期,有些红卫兵爬上中山纪念堂,要拆下“天下为公”的牌匾。当时正值广交会,周恩来专程赶赴广州,下达指示不许破坏中山纪念堂。据说,周总理还再三念毛主席的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阻止了红卫兵对纪念堂的破坏。

  广东首次商演

  改革开放后,中山纪念堂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和艺术家登台。1985年3月13日,中山纪念堂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一场商业性演出——罗文演唱会。1999年1月1日,中山纪念堂举办广东首场新年音乐会。从2000年至今,中山纪念堂一年演出平均在200场以上。上月底,中山纪念堂还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发布仪式现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本报记者蒲荔子见习记者李培

  图:

  《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图册》今日出版发行,图为封面。资料图片

  蓝色琉璃瓦、白色穹顶、红色门窗和柱子代表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