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泉州"之德化:力推宜居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0:00 东南早报

  

  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

  ———访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德化将按照市委提出‘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的要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德化发展再上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说。

  对于明年德化将开展的重点工作,陈全顺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打造“四大基地”。首先是打造全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日用陶瓷和科技陶瓷,推进标准化生产,延伸陶瓷产业链;其次是打造全省重要的矿产基地,做好日产5000吨高标号水泥等项目前期工作;再者是打造全国小康水平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完成城关220千伏变电站和县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力促双溪二级等15座电站顺利投产;最后是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打响“中国瓷都·戴云之旅”品牌。

  二是加快“四个建设”。首先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发展林竹、德化梨、德化黑鸡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城关、雷峰、上涌林产工业园区,抓好“三清六改”和“家园清洁”行动;其次是加快大城关建设,做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新建城东、朱紫、高阳、英山等工业项目区,加快推进瓷都广场、陶瓷营销文化平台、霞田文体园、三环路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再者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平安德化”等荣誉,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最后是加强循环经济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形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三是实施“四个带动”。首先是项目带动,抓好57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与支柱产业相配套和推动结构调整的项目;其次是创新带动,充分发挥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和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者是品牌带动,加强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保护,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最后是市场带动,举办“2007金门·德化名瓷展售会”,筹建异地商会,加快建设国内外陶瓷配货中心,提高国内外市场份额。

  四是强化“一个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明年经济事业发展做贡献。

  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

  ———访德化县人民政府县长李辉跃

  “今年来,德化致力于培育产业集群,拓展对外经贸,实施项目带动,加强招商引资,构筑发展平台,全县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德化县县长李辉跃说。2006年是德化丰收的一年,收获了多项荣誉。李辉跃介绍,今年德化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域循环经济示范县试点。与此同时,德化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生态建设,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成绩连年名列全市前列,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国最佳宜居城市评比中获得第29位,全省首位。此外,德化还荣获“福建省首届文明县城”(全省第一名)称号。

  在今年工作中,德化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招商引资方面成效明显,1-11月,全县引进企业41家,总投资13.05亿元。

  展望明年,李辉跃表示,德化还将从八个方面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以加快转型升级,扩充经济总量为着力点,发展壮大二三产业。积极开发中高端产品,增强日用瓷比重,促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

  三是以加快旧城改造,提升瓷都品位为着力点,构筑城市发展跃升平台。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加强城市经营。

  四是以深化配套改革,强化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开设陶瓷品牌专卖店,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五是以扩大对外贸易,加强招商引资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宽对接通道。举办2007年金门·德化名瓷展售会,支持企业到境外设立分公司、分销点。突出项目带动,兑现招商引资政策,激发乡镇招商引资积极性。

  六是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县建设。

  七是以拓宽增收渠道,强化财税监管为着力点,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八是以坚持两手齐抓,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努力构筑和谐社会。

  三个国字号生态品牌

  今年1月,德化被中国环境监测站评为福建省最适合人居住城市第一名。消息传来,30万德化人引以为豪,这也是除了陶瓷以外,近几年来让德化人最为得意的一件喜事。

  德化以“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陶瓷闻名于世,但在这两日来的采访中,德化县各级党政领导却频频力推“宜居城市”这一个生态资源,而这个荣誉的取得与德化目前重点推进的“大城关”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昨日,德化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德化全县近60%的人口和9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关地区,“经济、人口向城关的聚集,使德化广阔的农村土地得到了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直线上升,为德化人民积累了宝贵的生态财富。”与此同时,德化实行封山育林,推进林业规模经营,积极培育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新森林经济,“使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德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一组数字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做法取得的积极效果:目前,德化全县林木蓄积量10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4%,居泉州首位。

  近几年来,“建生态城”一直是德化极力推行的城市发展目标,通过这几年的悉心经营也收到了可喜的回报:现在,德化已经建成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各1个,这也是我省惟一同时拥有三个“国”字号生态品牌的县。

  良好的植被涵养了宝贵的水资源,德化每年可向闽江、晋江流域提供优质水资源25亿立方米。

  两帖良方“治愈”两难症

  一边是致力于营造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另一边面临着发扬光大“中国瓷都”陶瓷产业的历史使命,究竟是要环保还是要经济效益?在这两难的矛盾前,德化人经过深思熟虑和不断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发展道路。

  首先是向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开刀”———在陶瓷生产企业中推广清洁能源。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电代柴,发展瓷业”的发展战略后,德化的陶瓷产业经过不断调整升级,如今已广泛使用安全系数高、质量好、价格相对较低的清洁型能源———天然气。前年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的广安天然气工程目前已向110多家企业供气,日供气量达16万立方米,既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优质率,又避免了大量能源二次污染。

  德化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陶瓷产业的能源改革不仅保护了德化森林储量,而且避免了其他陶瓷产区以煤炭为主能源带来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硫和有机废水的污染。“目前,德化不仅生态保持良好,而且城关地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这在全国其他的陶瓷产区是难得一见的”。

  在解决能源方面可能导致的污染外,对于生产的最后环节——废渣的处理,德化也花足了心思,最终找到一个妙方———推动循环经济。

  德化是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厂区,陶瓷的废瓷、废料对环境保护是个威胁。对此,近年来,德化大力加强废瓷再生利用、特种陶瓷等科研项目的跟踪与开发,鼓励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已经实现了“废瓷土回收加工利用”、“废石膏回收利用”、“废瓷再生陶瓷”。该负责人解释说,现在陶瓷企业产生的废瓷土部分由瓷土加工企业收购重新加工,部分给其他合适的企业做原料;产生的废石膏由石膏厂回收重新翻新利用;产生的废陶瓷由陶瓷再生企业回收加工利用,陶瓷企业工业固体废物再生利用率达90%以上;产生的废水加入沉淀剂澄清后,直接引回车间利用,陶瓷废水回收利用率已达80%以上。

  比如,在德化惟一一家上市的冠福公司内,将废水回收、循环使用,每天可省200吨水;彩绘剩料也通过沉淀,让色料与色分离后,废水用以浇煤渣,色料再加以利用;建成的环保型煤气站,以煤气取代柴油,节能降耗;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零星坯土同废瓷次瓷加以再用。目前,德化全县每年处理尾矿(渣)已达24万吨。

  此外,德化现在利用黄金尾矿和铁矿尾矿渣生产新型建筑墙体砖已研发成功,即将投入批量生产,利用黄金尾矿渣开发生产陶瓷色釉、低温镁质陶瓷和西洋工艺日用瓷项目也获得成功。

  市场化运作盘活景区

  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城市生态山清水秀,德化人便有了向外卖力吆喝“叫卖”自己的资本和底气,对外推介德化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便成了德化县政府当前主推的一项重点工作。

  今年3月24日,《德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随后,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2006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德化迅速积极开发乡村游旅游线路:城关陶瓷文化旅游区开发的陶瓷一日游线路,石牛山景区开发的“红色、绿色”旅游精品线路接连推出。

  德化县旅游事业局郑江溪副局长向记者介绍说,德化现在对外宣传旅游品牌时打的都是“中国陶瓷———戴云之旅”的口号,以“中国白陶瓷的故乡———德化”为主,以“生态旅游+山村田园风光”为辅,“打出这个招牌,不仅对德化、泉州乃至对福建都有好处,今后德化的旅游应该放眼世界”。

  郑江溪解释说,在德国、法国、英国等许多地方都有中国白陶瓷博物馆,其中80%以上的藏品都是德化陶瓷,在这些国家,问他们“中国白”在哪的话,他们都能说得出“德化”。因此,今后德化在发展自己的旅游产业时,应该充分重视珍惜这个品牌,进行有效的包装和运作,打出有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

  “城市也是景区,城市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中国瓷都,现在德化的城市建设在这方面稍显不足,今后应该高度重视对城市的经营,把生态旅游资源和城市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把游客留住。”这也是郑江溪对于当前德化旅游一个“硬伤”的清醒认识,对此,他表示,应该要迅速提高德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对德化境内这几个“国”字号生态品牌实行市场化运作,对景区进行合理保护的同时进行有选择性的开发。

  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德化县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做出了有效的尝试。今年4月30日,石牛山景区和厦门夏商旅游集团签订了合作开发经营合同,5月23日,景区正式移交,标志着德化旅游景区市场化运作迈出新的一步。戴云山“大小险”经公开招投标后,由福建省康辉旅行社中标,这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九仙山景区已做好景区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

  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德化将着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抓好石牛山景区、戴云山双芹“大小险”景区合作开发经营,加快唐寨大酒店、石牛山地质博物馆、戴云山自然博物馆、和胜汽车文化园建设,打响“中国陶瓷———戴云之旅”品牌。

  民生看点1近20万人加入新“农合”

  “要不是加入农村合作医疗,这笔费用根本承受不起。”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18组村民陈良辉,谈到今年8月份家中老父得病入院的医疗费时说。

  今年8月12日,陈良辉父亲陈鸿珠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伴烦躁,住进了城关医院接受治疗。住院29天期间,共花费医疗总费用为27725.57元。面对数目如此巨大的医疗单据,原本经济并不宽裕的陈良辉一家陷入困境。后经人提醒,去年7月1日德化县在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时,美湖乡也是其中的试点乡镇之一,而陈良辉一家十几口人,每人缴纳了20元,也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是不是可以到医保中心试试看?百般无奈之下,陈良辉拿着父亲的医疗单据,来到城关。事情竟然出现转机。扣除非医保费用的3205.55元,根据德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规定,陈父住院医疗费用获得补偿金额为13688元,“缴了几十块钱,竟然得到这么大笔的补偿金,实在值得啊!”

  “农民参加医保,是政府实实在在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德化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以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穷”的事情时有发生;现在,只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情况。

  据悉,德化县从去年7月1日,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以美湖乡、三班镇为试点。其中美湖乡参保人数8706人,三班镇5882人,受惠近380人,补偿金额约40万元。今年,更是在全县普遍推广。截至11月底,全县共有18个乡镇192个村,198524人参保,占农业人口75.82%,占应参保人数的77.28%。

  民生看点 2昔日水塘将成休闲广场

  一个深10米、长200米、宽约100米的巨型“天坑”,出现在德化县城关最繁华的地段———龙南大道,而且“天坑”四周还用木板围了起来,每天上百名工人在里面忙活。这到底是干什么?家住城关的退休工人老王,心怀疑问,忍不住走上前,拉住一名工人问个究竟。

  “这是在建瓷都广场啊!明年6月份,大家就可以在这里买东西,散步了!”工人一边回答,一边运建筑材料。原来在建的瓷都休闲广场,设地下二层,地面为2万平方米市民休闲广场,地下工程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总投资8500万元,内设140间店面和142个小车停车位及6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

  “原来这里是儿童乐园,旁边还有一个脏乱的水塘,经过政府规划、建设,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瓷都休闲广场施工现场,记者遇到了建设单位的现场负责人苏德县。老苏介绍,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瓷都休闲广场所处的位置,以前是儿童乐园和县城的影剧院,由于各种原因,这里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后经政府统一规划,拟在这里建一个市民休闲广场,可供休闲、游览、购物,以提高整个县城的城市品位。

  一居民说,虽然德化县城关人口达到18万人,但公共广场设施却相对滞后,“只有一个体育场,每逢过节,到处都是人,根本谈不上休闲”。如今,有了这么大的集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广场,山城居民有福了。

  谈到施工技术难度时,苏德县说,一来前所未有,二来广场紧邻大溪,单单防排水设施就够头疼的,“挖出的土方达12万立方,可以装满7500辆大卡车”。目前,基坑围护完成,地下商场的底析也铺设完毕,施工进展顺利。

  民生看点3 全市首条低噪声环保路

  最近,在德化县政府工作的陈先生发现,驶在县政府大院门口新建成的浔北路上,感觉就像行驶在泉厦高速路上,噪声非常小。原来这是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铺筑而成的路面,它不是普通的沥青路面,而属于低噪声环保公路。据悉,该路是泉州市第一条采用SMA改性沥青路面的市政道路,而且全长1200米的路面上竟然没有一条接缝。

  城区浔北路中段是不少政府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的必经之路。改造前的浔北路中段道路为砼结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近年来虽年年修补,但道路、人行道还是坑坑洼洼,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今年初该县确定浔北路中段改造工程为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后经多种方案比较,确定采用SMA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该路段改造工程总造价约2000万元,于2006年6月份开始组织招标,7月中旬动工建设,于近日完工。浔北路中段改造工程还将各种电缆入地,成为该县首条电缆入地的市政道路。此举不仅有利于道路缆化建设的管理,减轻因台风天气造成的电缆线路损坏的程度,而且大大美化城市市容市貌。

  浔北路中段还是一条节能路。该路选用88盏高标准的中华灯,并按国家有关要求优化灯具设计达到合理的节能方法。

  从浙江引进200棵栾树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如今已长出绿绿的嫩叶。该路设置了41个环保型分类垃圾箱,新型环保型分类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物品回收物,市民在认清标志后,可轻便地将垃圾分类放置。

  记者手记:改变的不只是技艺

  瓷都,想象中应该是一处烟熏火燎的地方,但在“中国白陶瓷的故乡”———德化,这里山清水秀,“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甚至在今年一月还获评福建省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定势?采访中,德化各级党政领导高度一致的认识和看法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德化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大自然恩赐的这些绿色生态环境,造一个后代儿孙都能共享的宜居城市。

  为此,德化一直在为改变传统的木柴、煤炭烧窑造瓷方式进行不懈探索,从用电烧瓷到用天然气烧瓷,德化人变革的不只是单纯的烧瓷技艺,而是一种对自然负责的胸怀。而对陶瓷生产剩余的废渣的回收利用,则显示了德化人的聪明才智,从小处来说,这是生产资料的节约,从大处来说,这是对于人类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回报。

  所以,当我们这几天走在德化县内时,我们轻松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满眼被青山绿水所包围。这时,我们深深觉得,“福建省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真是名不虚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