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1:05 光明网-光明日报 |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目标,提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协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即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其中有两大亮点,天津滨海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历史上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取得了先行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确立,也由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及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等,从而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清晰起来。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目前,要促进东部率先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功能。这三大区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大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与“口、腹、心”的区位优势和分工密切相关。所谓“口”,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内的流通条件和贸易进出通道,指这个区域连接大市场的出入口;所谓“腹”是指这个出入口所能带动和辐射的内陆;所谓“心”是指这个经济区域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分别是我国南部、中部、北部的三个“龙头”,也是我国珠江、长江、黄河流域的“龙头”,“口、腹、心”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具备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良好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交汇部,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具有十分雄厚的基础、强劲的发展态势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对于华东地区、沿长江地带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都起着很大的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个区域最大的特点是出口通畅,腹地开阔,口“惠”腹“实”。以上海为中心城市,附近有经济相对发达的苏、锡、常、通、嘉、杭、湖、甬八个城市,还有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纵贯数省。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上海的世博会也将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邻海沿边的地理区位、发达便捷的海陆空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这里地处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四大经济区的交汇处,又是内陆连接欧亚的要塞,还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扩展、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纽带;这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在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数十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拥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大型商贸港口和秦皇岛、黄骅两个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直接腹地主要包括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全部,腹地资源相当丰富,拥有全国3/5的煤炭资源、1/6的石油资源、1/7的铁矿资源以及取之不尽的海盐资源。跨国公司在我国北方战略布局多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营运总部,在天津、山东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客观上将推动经济合作。另外,奥运经济也将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如今,珠三角在区域拓展上已经扩大到大珠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大珠三角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聚集了各领域优秀的人力资源,海陆空交通便利,物流通畅,经济发达,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制造业基地和国际金融中心。而泛珠三角是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组合,泛珠三角各省区资源丰富,产业差异明显,经济互补性强,区域间的经贸合作频繁。目前已初步形成功能各异、协作关系较密切、具有一定程度经济融合的经济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和CEPA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选择某个区域进行投资要十分慎重,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原则。要搞好区域投资,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区位优势原则。“天、地、人,三才也”,“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谋”(荀子语),人在谋划时首先要考虑天时地利。天时,是机遇、时机,要抓住机遇,否则“时至不迎,反遭其累”;地利就是区位优势,区位不同,投资的方向、数量、重点也就不同。投资必须要注意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通达之地与偏远所在,口岸城市与非口岸城市的区位优势的不同。 资源条件原则。资源因素一般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同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同样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一个地方可能是全面拓开,在另一地方则可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看有没有相应的资源条件。即使在全面拓开的地方,投资时也要视资源状况及开发能力的不同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历史沿革原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产业领域,这是当地群众根据实际条件加以选择,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领域往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强的生命力,投资时要注重抓好有根基的传统产业,努力提升这些产业,常常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效果。 国家导向原则。国家产业政策是大局,是整体;地方产业政策是小局,是局部。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整体,既能使局部与全局协调,更能从整个产业政策中获得支撑与动力,收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效果。投资时,既要考虑到国家政策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区域政策的特色。 地域文化原则。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不同的结果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济与文化互为因果。地域文化特点是高屋建瓴的考虑区域投资的一个深层次因素。 避免趋同原则。投资要注意与周边地区产业投资的协调衔接而避免趋同,这一点十分重要。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济技术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中心城市时,更需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研究自身的投资方向。投资还应该注意避免不顾条件,跟风而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