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齐国故都齐王陵捆绑“申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2:06 淄博新闻网

  临淄,这座齐国故城这几天洋溢着喜庆气氛。在国家文物局15日正式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上,全国有35项入选,其中“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位列第17位,是我省惟一入选的单列项目。昨日,临淄区政府召开新闻通报会,正式公布了这一喜讯。

  “捆绑式”申遗迈出重大一步

  150多座千年古墓博得

  “地下博物馆”美誉

  在昨日的新闻通报会上,临淄区文物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预备名单”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列入“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这次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的成功入选,标志着临淄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2004年开始,临淄区用三年时间先后投资870万元,将150余座古墓台基全部进行绿化,形成齐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6月,临淄区全面展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后,相关人员到河南先后学习了洛阳龙门石窟和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做的文本制作、环境治理、宣传及资金筹措、古遗址展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2005年,临淄齐国故城和桐林(田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其中齐国故城被列入首批确定的36处重点引导项目,为确保大遗址保护扎实稳步地进行,2006年,临淄区文化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制作了《齐国故城总体保护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实施。2006年5月,“蹴鞠”被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极大地促进了“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临淄区文物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有一个主体,齐国故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区内星罗棋布着150多座千年古墓,300余处古文化遗址,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而“临淄”名字沿用至今未改,自春秋战国时期就经济繁荣。种种因素综合考虑,临淄区此次就选择了知名度高、文物价值高的临淄齐国故都和齐王陵作为项目的主体,进行了“捆绑式”申报,取得了成功。

  “申遗”之路任重道远

  景山汉墓群开山处

  已距墓口不足30米

  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并不意味着走进了世界遗产的大门。临淄区文物管理局申报遗产科王晓莲科长说,按照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向联合国报批一个项目,一次申报不成功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世界遗产申报非常注重遗产的完整性,专家不仅要考察“申遗”主体,对申报项目还分核心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谈到今后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的“申遗”路程,王科长觉得并不轻松,它需要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因为齐王陵的一部分在青州地界,目前该地界上的田齐王陵、二王陵、景山汉墓群都受到了当地居民开山取石的威胁,特别是景山的小半个山头已被基本挖平,最近的开山处距汉墓口不足30米。前一段时间,文物专家陈雍曾提出意见,如果这一地段仍然是这种状况,将会给“申遗”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申报世界遗产,仍任重道远。(晚报记者孙艳芹通讯员苏向东王立才王伟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