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白鳍豚芳踪,为何难寻?(特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3:2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白鳍豚芳踪,为何难寻?(特稿)
白鳍豚芳踪,为何难寻?(特稿)
11月6日至12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瑞士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等联合组织了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活动。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6国的鲸类专家乘科考船从武汉出发到上游宜昌,沿江而下到达上海又回到武汉,在来回3400公里的长江干流的水域内寻觅白鳍豚的踪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白鳍豚,这一被誉为“长江女神”、“水中熊猫”的珍稀水生哺乳物种竟遍寻不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丁博士忧心忡忡地说:“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估计或判断目前长江到底还有多少白鳍豚存在。”

  “灭绝”与否言之尚早

  白鳍豚这一长江独有的,比大熊猫还要古老的淡水豚类,是否已经从“濒危”走向了“灭绝”,或者“已经”灭绝?王丁博士的回答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仅凭这一次考察的结果并不能下白鳍豚已经灭绝的定论,因为首先我们的考察并非24小时不间断的,而是每日8小时工作;其次,我们的考察并没有覆盖全部水域;第三,我们的考察采取的是‘抽样法’,既然是抽样,自然不可能看见每一个个体。”他介绍说,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如果一个物种在持续50年内都不能被人类发现的话,这个物种才可宣告“灭绝”,而白鳍豚在2004年还有被发现的记录,现在说它已经灭绝还言之尚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还将继续在重点江段实施常年监测,并通过访问渔民、渔业部门等继续寻找白鳍豚。

  王丁说:“白鳍豚作为一个物种不是因自身原因自然死亡或濒危的,据调查,白鳍豚的死亡90%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白鳍豚的“四大杀手”分别是过度的渔业开发、航运发展、水质污染和水利工程建设。这些是长江水生珍稀物种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此次考察还发现,长江中另一种淡水豚类——江豚数量也呈明显的锐减趋势,目前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约有1200头至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因此,白鳍豚的危机不仅仅是个物种保护的问题,而是一个“标志”,它代表整个长江生态环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王丁说:“白鳍豚和人类一样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假如长江无法支持白鳍豚的生存,那么支持人类的生存也会成问题。因此,保护白鳍豚,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美丽身影为何渐远

  白鳍豚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不幸的是,它的家族日渐式微,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中白鳍豚还有400头;90年代初,其数量便下降到150头以下;到了1997年,只剩17头;如今,这个数量变成了“未知数”。科学家们早已疾呼,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挽救白鳍豚,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豚类物种;中国政府也早已将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其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极危”物种名录中,为何它美丽的身影还是渐行渐远?王丁说:“从白鳍豚身上应当吸取的教训是,虽然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的意识在逐渐加强,但和实际需要比,我们重视和努力的程度还是不够。”

  1978年,中国开始了白鳍豚保护的系统研究,198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的三大措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1992年,中国在湖北省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建立了安徽铜陵白鳍豚养护场,实施白鳍豚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天鹅洲为长江的一处故道,汛期与长江相通,故道内饵料丰富,水质接近长江水质而基本上未受污染,可以成为半自然状态下保护和恢复白鳍豚种群的重要基地。然而,在这里“迁地保护”的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人们从长江中捕获的一只白鳍豚被放养到保护区后还是死去了;而人工繁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2002年自然死亡的“淇淇”。1980年,一头由渔民捕获的受伤白鳍豚被送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这里它受到了精心照料并在人工环境下存活了23年之久,成为世界淡水豚类人工养殖时间最长的之一。1986年,人们好不容易捕获一头雌性白鳍豚尝试与“淇淇”交配,可惜由于这只白鳍豚当时尚未成熟,而就在等待它性成熟期间,它不幸患肺炎死亡。白鳍豚的“保护”与“破坏”仿佛是一场赛跑,保护的步伐总是慢了半拍。

  组建专门机构综合管理

  “水生物种保护比陆地生物保护要难得多,简单地说,比如大熊猫,给它封一座山,不让人类踏入,是容易做到的;可江河是‘一条肠子通到底’的,污染不会只停在一个地方,我们不能停止渔业和航运,水生物必然和人类、船舶生活在一起,而水下的濒危物种也不容易被发现和保护。”王丁说,“单纯为了生态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相信可以找到二者协调发展之道。”

  目前扬子鳄、中华鲟的人工繁殖都已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中华鲟,由于长江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阻断了其繁殖洄流的通道,几年前关于它“灭绝”的传言也随之而来。2004年10月,渔民像梳头一样在江里上下穿梭了近20天,却仍然没有见到中华鲟的踪影。为此,中国三峡总公司累计投资达3734万元左右,支持中华鲟研究保护基地的建立和保护工作。中华鲟研究所逐渐掌握了中华鲟的捕捞、蓄养、催产、授精、脱粘、孵化、暂养、培育、放流等全套技术体系。该所共向长江、珠江放流多种规格中华鲟近500万尾左右。2006年5月20日,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又举行了万尾大规格中华鲟、胭脂鱼放流活动,3.1万尾、平均体长30厘米的中华鲟幼鱼重回长江。目前中华鲟研究所还人工繁育了20多尾15岁左右的中华鲟。因此,目前“中华鲟灭绝的可能性将非常小”。

  王丁在20余年的科研实践中,发现各级官员乃至老百姓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王丁认为,政府应对各类破坏生态的违法生产活动加大打击力度,对污染物排放采取更强有力的限制手段。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在长江生态保护涉及航运、水利、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各方职能不一,必然存在行政意志和利益的博弈。他希望国家成立一个长江流域管理的专门机构,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其总职能便是协调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矛盾。

本报记者 田豆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