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失去马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3:45 北京晨报 | ||||
中日友好医院的这张病床成了马季先生离开的地方。从此,我们失去笑星;从此,相声失去大师。 晨报讯(记者 刘墨非)昨天上午10时25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在北京天通苑家中因心脏病突发,终因抢救无效病逝,终年72岁。提供急救运送服务的999急救中心负责人昨天表示,在急救人员赶到马季家中时,马季的心电图已经显示为直线,而血压和脉搏皆 为零。“我们到马季家时,发现他已经不行了。”北京市999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郭肃清告诉记者,昨天上午9时34分,999急救指挥大厅接到马季家人打来的报警电话。在接到报警后,999急救中心立即派出距离最近的车,大约14分钟后赶到了马季位于北京北郊天通苑的家中。 据介绍,马季家中的保姆是在9点钟时发现马季已经没有神志,马上通知了马季的家人。家人赶到后拨打了999急救电话。 “我们的急救人员赶到马季家中时,发现他在家中卫生间里的马桶上坐着,脸色青白,双眼紧闭,嘴巴微张,急救人员初步判断是心脏病突发。”郭肃清说,急救人员立即对马季进行了全力抢救,采取了包括心肺复苏、开通静脉等急救措施,但是不见效果。 “当时马季已经不行了,心电图显示的是直线,血压和脉搏都是零了。”抢救了约10分钟,急救人员宣布人已经不行了,应家属要求,999又将马季抬上救护车送往了离家最近的昌平区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进行抢救,但为时已晚,经过医院确认,上午10点左右,医院宣布马季经抢救无效去世,初步判定死亡原因为心脏骤停。安贞医院的大夫说,马季有17年的心脏病史,曾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 记者了解到,因天通苑中医医院分院没有尸体保存的相应条件,应家属要求,将马季尸体送往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太平间冷冻保存。昨天中午约12点左右,马季遗体被送到中日友好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有关人士透露,马季遗体是被直接送往医院太平间的,该院没有经过任何医疗诊断。遗体目前保存在太平间内,其他具体的安排要看其家属的意愿来决定。 据记者了解,得知马季去世的消息后,有十多位家人和他的弟子迅速赶到了中日友好医院。他们聚集在太平间外的会客室内协商有关善后事宜,以及如何向媒体讲述马季逝世相关情况等。 该院有关人士同时表示,有网站称马季在安贞医院去世,此消息与事实有较大出入,安贞医院并没有介入此次事件。 马季追悼会定于12月24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 ■ 声声慢 逝世前夜还在聊相声 20日上午11点 姜昆:护送遗体到太平间 在听说马季去世的消息之后,记者赶往中日友好医院的太平间,12点左右马季的遗体运到,记者目击姜昆亲自抬着担架进入太平间。这时,冯巩、唐杰忠、孟凡贵、杨少华、崔琦都已经进入太平间凭吊,唐杰忠痛哭,马季家人因担心他的身体让唐杰忠先离开了。 有数十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同时在中日友好医院太平间的门外守候,姜昆走出来后,神情非常悲痛:“半个小时之内,我已经接到包括台湾媒体在内的上百家媒体的电话,这点足以说明马老的影响力,我得马上去布置灵堂,感谢大家。”姜昆一直哽咽地说完,就上了路边的车。 20日上午11点25分 赵炎:逝世前晚还在讨论新节目 一同在医院帮助料理后事的赵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代巨星陨落了,尽管之前身体一直不好,但是没想到马季老师这么快就走了,昨晚我们还在一起讨论新节目。现在我希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保重自己的身体。”相声演员孟凡贵表示,自己是上午11点接到电话的,然后马上就跑到中日友好医院,一天不知道接了多少个电话,现在四块电池都打光了。“常宝华也打电话说要来,但他也70多岁了,怕他再有个好歹,就没有让他来。” 20日下午1点30分 崔琦:70寿宴上做心灵忏悔 曲艺演员崔琦扶着老相声演员杨少华缓步出来,杨少华难过得几近哽咽:“特别突然,一点征兆也没有。早上我还打电话约他去演出。八九点钟的时候,马季弟弟接的电话,他让我去医院看看。我就知道不好。医院里找不着,当时人已经完了,心里挺难受的,掉了眼泪。他是一面旗帜,他死了之后我也挺难过的。就感觉到缺了一个亲人一样。” 崔琦说:“我是高凤山老师的徒弟,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按说我们都是相声界第七代的,可是我开始学相声的时候,马季已经成名了。对于我们这些同行,马季老师非常平和,包括台湾的相声同行到他家里求字,他都欣然拿出笔就写,一点架子都没有。和大伙都是朋友式的交往。前年马季在北京饭店过70岁寿辰(虚岁)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要是我这几十年里无意识地说错话,或者伤害了谁,那都让它过去吧。’” 20日下午4点 王谦祥:我的老师走了 王谦祥在商量后事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其实20年前马季老师就有心梗的毛病,那时就曾经抢救过一次,所以马季老师总说‘我是捡回的一条命’。最近马季老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前天还商量下周就去住院呢,然后今天上午就接到马季家里的电话,我们都住天通苑,所以我是最快赶到的,一直跟到医院,现在我心里特别难受,我的老师走了。” 20日下午5点 郭德纲:感谢马季前辈认可 昨天一早,郭德纲从北京前往天津拜师的途中得知马季去世的消息,郭德纲一开始并不敢相信,以为是传言,后来几家媒体纷纷打来电话确认之后,才说:“其实我跟马季老先生并没有正经说过话,我上周还跟于谦商量备点礼物,新年的时候去马季老师家里看看。真没想到。马季应该是相声界最浓重的一笔,不容磨灭。” 郭德纲说:“他对我的影响很大。马季老师帮过德云社,也帮德云社抵制过流言蜚语,这我心里都很感谢。我们德云社一向不爱掺和红白喜事,但这次我们一定要去祭拜一下。”另外,郭德纲还透露,他听央视白燕生说,白燕生跟马季有次吃饭时感叹相声没落,马季愣了好久说了一句“好歹还出了个郭德纲”。对此,郭德纲表示非常感谢马季前辈。 21日早7点到8点: 《空中笑林》:首次直播特别节目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空中笑林》栏目主持人万海和马季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他表示,“马季对于我们节目特别支持,《空中笑林》举办的第一个晚会就是得到了马老的大力支持。《空中笑林》在20日下午已经播出了马季特别节目,21日的早上7点到8点将会直播纪念马季的特别节目,这也打破了《空中笑林》一直是录播的传统。” 晨报记者 和璐璐 刘鹏云/文 李木易/摄 ■ 未了愿 传播相声 不论出处 昨天下午,马季的弟子刘伟在料理马老后事的间隙说起了马老未尽的事业,“他和我说,你看我年纪也大了,我也不可能老在舞台上和你们一样频繁演出。可是,我希望能够把我这么多年演出的经验传播给社会。现在有好几个大学,包括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请我去讲学,你们也特别忙,不可能每次讲学都跟着我,为观众做示范。我过去有录音带,我影像的东西比较少,我希望能把你们现在录的影像、能够作为范例的东西带着,也不麻烦你们。我去的时候,带着电脑,给他们看。我说那怎么行,我是学生,你拿我的作品做示范。他说,只要成熟,能够拿得出来讲的话,就要多讲给大家。他还是想着,怎么把所掌握的东西传播给社会。” ■ 忆不断 王老先生(69岁) “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老相声迷倍感遗憾。年近70岁的王先生连连叹息,“太遗憾了。马季的相声在上世纪70、80年代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我们这代人对马季很崇拜。像《亚非拉》、《打电话》、《上包头》、《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等都深受相声迷的喜欢。《打电话》讽刺了那些不讲公共道德的人。据说这个相声当时促使很多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起到了‘镜子’的作用。”王先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只要电视上播马季的相声,我还是必看。一些段子都会背了,感觉回味无穷。反观现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段子实在是太少了,大多都不伦不类、哗众取宠。”晨报记者 冯遐 张女士(54岁) “现场就记住他了” 张女士家住济南,30多年前还没有结婚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场马季的现场演出,“父亲偶然弄到一张相声演出票,就在济南大观园里的一家剧院,当时不像现在,很少有现场演出,那天有不少人上台表演,我去之前根本不知道马季是谁,看完那场演出后只记住了他一个人。”张女士清楚地记得那段单口相声叫《二“壶”独奏》,“我坐在最前边,看得很清楚,那个时候马季还很瘦,一个人在台上拿着洋铁壶一边敲一边说,在那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说一堆话就能让台下观众足足笑15分钟。后来到1984年的春晚,马季说《宇宙牌香烟》,我已经是5岁孩子的母亲了,依旧笑得前仰后合。”张女士说自己是从新闻中看到马季去世的消息的,“原本以为他已经80多岁了,没有想到才72岁,尽管这几年他只是说些群口相声,也有些絮叨了,但只要想起当年他那独特的声音,就忍不住会笑出声来。”晨报记者 王琳 王先生(38岁) “宇宙牌香烟断货了” “最后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相声演员走了,宇宙牌香烟断货了。”供职于某周刊的王先生如此感慨马季的去世。“解放前,相声是养家糊口的营生;解放后,相声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一门艺术。这与包括马季在内的几辈相声艺术家是分不开的。”王先生还谈到,“我认为马季的艺术巅峰时期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但很多年轻人对他那个时期的相声风格了解不多,当时的作品多为批判主义,不乏幽默与讽刺。‘文革’结束后,马季复出,他的相声像上世纪80年代的《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只不过借电视之光比较有名,并不能代表其整体风格。他的徒弟们至今没人能够超越他,侯宝林走了还有马季,马季走了不知还有谁?如果按辈分算,他应该是最后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相声演员。”晨报记者 冯遐 蓝海(28岁) “马季也是相声教育家” 生于70年代的蓝海认为,马季开创了对口相声“逗”与“捧”的完美结合,“捧”从此不仅仅是简单的“嗯”“啊”。马季并不是单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更是相声教育家,在他晚年的时候,他还不忘出来带年轻一代,并给予重要指导,如果说侯宝林是相声表演艺术家,那么马季就应该是相声表演的传播家、指导家。晨报记者 冯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