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发言人怎能期待像大熊猫一样被保护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5:26 长江商报 |
1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年招待会,来自50个部委100多位新闻发布机构官员出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媒体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他。(12月20日《新京报》)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新颖,想起来却让人哭笑不得的期待。往积极的方面想,可以理解成:一年来屡受网民质疑的王发言人,希望与媒体和记者更好地交朋友,做好充分的沟通 ,不再被“误解”。但往消极的方面想,作为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有如此期待本身显示出一些新闻发言人似乎还没能很好地理解与媒体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新闻发言人和媒体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公众享受到最充分的信息服务。但这并不是说,两者就要“浑然一体”,你说出来,我报出来;你不说,我不报,既不询问,也不深挖,更不质疑。对于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之间的关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经有个经典的归纳:“记者既不是你的学生,也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他是你的挑战者。” 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的挑战在所难免,甚至说,这天然就应该是常态。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发问,希望从新闻发言人那里挖出新闻;新闻发言人把握分寸、聪明应答,二者的博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用清华大学学者刘建明教授的话说,“只有在这种博弈中,信息透明和信息控制和谐地统一,最终达到的是双赢。” 一个开放的时代,指望一个人播报,全社会的媒体都肃静,或者对于不甚恰当的表态之类的信息,不质疑,不讨论,显然做不到。作为新闻发言人,就需要具备甄别、筛选资讯、有分寸地发布信息的能力,也得具有积极面对不同媒体质疑的能力。正如王先生从安南的新闻发言人那里学到的,作为新闻发言人,除了不说假话,准确以外,还“要有幽默感、分寸感和判断力”。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之间,应该像两只永远不能彼此完全接近、总要保持一定近距离的刺猬。 若如王发言人所言,“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教育观、成才观、上学观跟不上快速前进的时代”,这也需要用讲道理、用数字、用证据去引导大家“跟上”。老百姓不是傻子,好的政策,好的理念,不可能感受不出来而轻易“误解”。当然,若太多人“跟不上”发言人的表态和认识,发言人恐怕也需要反思是否自己的理念太过“超前”了,比如王发言人曾说的“上学如买衣服”论。 新闻发言人不是鱼缸里的金鱼,记得在美国白宫任新闻发言人最长的马林·菲兹沃特就曾说过:“没有人了解每天要面对记者回答世界上各种问题的那种恐怖。” 这种“恐怖”是这个职业与生俱来的职责。期待媒体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新闻发言人,媒体既没那么大的能力也不应有那样的职责。 毕诗成(陕西西安 媒体从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