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应该多些“悲喜交加”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6:40 大洋网-广州日报 |
燕农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年招待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回顾今年新闻发布所引发的网评时说:我要用“悲喜交加”来形容,喜的是公众对教育问题表示关注;“悲”的是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一些观念跟不上快速前进的时代,此外,自己还没有把很好的政策用不容易被公众误解的语言发布出来(12月20日《新京报》)。 虽然笔者不完全赞同王旭明先生关于“悲”的阐述,譬如曾经被热议的“上大学就像买衣服”,并非公众的观念滞后,而是关系到教育作为社会准公共服务产品的性质定位的讨论。但是,这并不妨碍笔者对其“悲喜交加”的回顾结果的基本价值判断——年终将至,各种回顾和总结纷至沓来,“悲喜交加”的情怀应该多一些。 总结喜,是梳理进步,是积累经验,是期待明年芝麻开花,这是主流。以新闻发布为例,其实是政府信息及时公开的一种途径,公众对新闻发布会的热情关注,实质上体现出的是对国事的关心,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成熟。如果以法治的公民社会视角来看,绝对是一个可喜的信号。 品味“悲”,是找问题,找不足,这虽是细枝末节,但却影响着和谐发展。就像公安部发言人所言:媒体报道与警方披露就像油门和刹车,要把握有度。能够从“悲酸”中品出一些颇有裨益的东西,又何尝不是好事呢?更重要的,对于“悲”的品味,如果能够上升到对政策制度的完善层面、落实执行力的监督方面,或者获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方面,不正是信息公开的根本诉求吗? 痛感让人清醒,“悲酸”发人思索,这是进步的动力。年终盘点,应该多一些“悲喜交加”,让兴奋的心情保留那么一点“痛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