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雾袭山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7:06 重庆时报

  

雾袭山城(图)

  昨日,黄花园大桥在浓雾中犹如仙境一般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李文彬万难摄

  

雾袭山城(图)

  大雾造成驶往北碚合川的车辆拥堵在北环立交

  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浓雾,昨日凌晨5时许突袭山城。主城区能见度仅为45米,是今冬最低的一次。

  这场大雾迫使我市6条高速路部分封闭,也使得两江禁航达6小时。

  市气象部门预测,今日我市还将迎来一场大雾。

  入冬最大雾袭山城

  据市气象部门监测显示,昨天的雾气从凌晨5点逐步生成。短短15分钟左右,包括主城区在内的荣昌、江津、长寿、涪陵等中、西部地区的能见度从之前的300米左右急速下降至100米以内。

  这样雾气漫天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这是我市今冬首次浓雾天气,覆盖面也是今冬最大。”

  今天偶有暖阳现

  在雾气逐渐消散后,主城气温从凌晨的5.2℃上扬至13.7℃,与前日同期相差不大,但早晚温差达到了8.5℃。

  市气象部门预测,雾天在今日仍将蔓延。预计,今日主城多云为主,明媚的阳光会透过缝隙显现,温度保持在4℃~14℃之间;今日夜间到明日白天,主城区多云转阴,气温最低4℃~6℃,气温最高11℃~13℃;明日夜间到23日白天,短暂的阳光将再次告别,主城区阴,气温最高13℃。

  6高速关闭最长封锁10小时

  

雾袭山城(图)

  时报图形吕文韬制

  6条高速路先后关闭,最长封锁时间达10小时以上。记者昨日从交警总队获悉,浓雾并未对主城交通造成影响。

  部分浓雾路段能见度仅5米

  “这是今年冬天最大一场大雾。”高速路执法支队有关人士介绍,大雾袭击了我市渝宜高速、长涪高速、渝合高速、渝遂高速、成渝高速、渝黔高速等。

  部分路段能见度仅5米,直到9点半以后才慢慢消散。其中渝宜高速云台至万州段,大雾持续10个小时以上。

  雾散赶时间3车“摔跟头”

  中午11点40分,渝宜高速管制结束。垫江收费站外,一辆满载大米的货车发生侧翻,将中央分隔带压垮几十米。执法人员到达现场不足5分钟,距离周嘉收费站不远,又一辆车因速度较快发生侧翻。中午12点半,又一辆车“翻了跟头”。

  “这主要因为大雾管制一结束后,车都抢时间赶路,太不小心了。”执法人员廖钊称。

  截至记者发稿时,高速路传来最新消息:因为浓雾,部分高速昨晚再度封闭部分路段。

  新闻特写

  巡逻车开道护送车队去赶考

  昨天上午8点20分,一个闪烁着车灯的车队浩浩荡荡在浓雾中穿梭。带队“龙头”是一辆巡逻车,尾随的10个车摆开长龙闪着应急灯。

  执法人员介绍,这个车队全由在大学城上学的学生和老师组成。清晨6点半,渝遂高速交通管制。然而,报警电话不断响起,有学生反映要赶去大学城参加考试,也有师生赶去上课,于是三大队负责人当机立断,决定由巡逻车开道,车辆编组放行。

  客车趁大雾假装到站中途甩客

  大雾中,也有车辆趁着屏障“鱼目混珠”。上午10点40时,高速公路第五大队接到群众求助,称“被客车欺骗,甩在垫江服务区了。”

  原来,有三名乘客在自贡乘坐回重庆的大客车。本来车辆应该进入垫江车站后再下客,但开到距车站10多公里的垫江服务区,司机就骗乘客“垫江到了”。周围白茫茫一片,乘客根本看不清,下车后才发现被骗。执法人员遂用巡逻车将三名乘客安全送到垫江汽车站。

  浓雾罩江两江封航6小时

  昨日大雾也笼罩了我市长江、嘉陵江,两江全面封航6个多小时,16艘客渡船扎雾,禁航其他船舶20余艘次,200余乘客受到延误。

  过往渡船全部停航

  早上6点59分,朝天门海事处接到报告,木洞辖区水域出现浓雾要求禁航;7点46分,郭家沱执法大队报有浓雾,7点49分江北也报有浓雾。

  朝天门海事处监控分中心立即对所有客渡船设置禁航水域。同时,通知向过往船舶发出警示,要求立即停航并在安全水域扎雾;又通知该辖段所有客渡船船员,要求严禁冒雾航行。

  朝天门至郭家沱、江北、弹子石渡船,以及木洞辖区客渡船纷纷停航扎雾,使得来到码头乘船的乘客不得不改道乘车。

  200余乘客受影响

  上午11时,浓雾略有减散,江北海事执法队派出巡艇在朝天门江面巡航,随时关注扎雾船舶有无异常情况。执法人员也专门到码头蹲守,防止船舶冒雾航行。直到中午1点37分,所有浓雾才全部散去。共有200余乘客受到影响。

  专家说法

  34监测点难以准确监测雾

  

雾袭山城(图)

  雾形成的条件时报图形雷冰制

  据气象专家介绍,按气象学上的标准,若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之间的雾,称为轻雾,能见度在1000米之内的为大雾,能见度在100米以内的叫浓雾。

  目前我市对于雾的监测仅仅依赖于全市34个常规监测站,最多只能进行24小时内的短期预报,且精度不高,“而在高速公路上,由于无监测点,至今我们也难以监测到。”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胡腾邓姣肖瑶汤伟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