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一切从三十开始 中国出现四十才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7:52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孔子关于“三十而立”的人生描述深入人心。以至于当下社会大多数人依然以这句古语来作为个人成功的时间标尺,出现了大量日日脚步不停努力赶30岁场的打拼者,以及已过而立之年却未能达到社会预期高度的惆怅失意人。

  四十才立的情况,在中国出现,特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更为普遍

  在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中,四十岁,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人生已经开始有了回忆,但绝不仅仅只剩下回忆;看起来还会有故事发生,但这故事通常都不会有什么结局。在《男人四十》这部影片中,由张学友饰演的林耀国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但电影终归只是电影,林耀国和他所代表的四十岁人生,已经远远无法描述当下社会中四十岁的人生现实。

  在结婚年龄普遍推后、学习周期增长、行业竞争加剧、社会转型急速的今天,四十岁已不再是衰老的开始,而是青春期的延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古训也早已不适应现在的节奏,一个当下四十岁人的典型人生轨通常是,三十开始创业,四十才真正的“立起来。

  一切从三十开始

  30岁时,周宣还在一个机关里担任科长,那是他从大学毕业后,苦熬八年的结果。在外人看来,30岁的周宣已经成家,并且事业顺利,几乎没有什么波澜就到了而立之年。但周宣自己知道,这不过是表面文章。

  在那个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机关里,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周宣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时上班和下班。他那近百平米的福利住房,从毛巾到牙膏的日用品,似乎都有公家帮着操心。“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一个保姆照看着,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差很大。”周宣说。

  他说的没错,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不去犯错误,就能一步一步升迁,一直熬到退休。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科级干部,有着美好的前程,“但我自己很迷惑,一旦离开这个单位,我对自己毫无自信。”周宣说。

  由于对古典文化很感兴趣,周宣早早就读过《论语》,确切地知道“三十而立”所讲的“立”的含义。“古人说三十岁时应该做到立言、立德、立身,但我当时的心态还像是停留在大学时代。”周宣回忆起30岁的自己,不但没有而立之年的成熟与自信,反而有一种一事无成的恐慌。

  这显然并不是周宣一个人的感觉,根据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对2006年来访的客户抽样统计,能够在三十岁时就达到经济完全独立、事业初步有成、自我感觉比较成熟的人,只占来访者当中的16%,而更多的人则在35岁之后,甚至40岁左右才达到这些目标。

  “相比于前人,现在的职业人对‘而立’的理解更偏重于立业和立家,即事业有成和家庭稳定,而这些在现有的状况下,很难在三十岁时就同时达到。”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说。

  由于学习期的延长和婚姻年龄的推后,对很多人来说,30岁才是进入社会的开始。根据可锐调研中心的统计,在来访者当中,22~30岁年龄段,未婚比例高达76%,而在30~35岁年龄段,未婚占到42%;即便是过了35岁,仍然有17%的人未婚。

  这些人大多数是本科学历,有20%以上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即便是那些本科学历者,也在把握一切机会考研考博,或者进行MBA课程的学习。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通常需要19年的时间,即大学毕业时已经到了24岁左右。再加上后续学习花费的时间,在30岁之前才结束学校学习过程的人,无疑成为当下的一种主流。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30岁只是刚刚开始。

  人生的转折

  尽管毕业和成家的年龄都还算比较早,周宣依然将自己归入到30岁才刚刚开始起步的人群当中。“这并不是说在30岁时,自己在经济和家庭方面还不能独立,而是说30岁之前,自己还没有人生方向,更没有满意的事业基础。”周宣说。

  也正是在这个迷惘的关节,一件小事触动了他,并彻底改变了此后的人生轨迹。由于煤气紧张,周宣的单位是要按照级别分配煤气,处级干部可以得到两罐,而退休人员和普通员工只能有一罐。一个退休的老处长,为了多得一罐煤气,找到当年的一位下属去疏通,而这位曾经百般巴结他的下属却对此极为不屑。周宣看到这个景象顿时有些悲凉,他不愿意再熬30年,然后变成一个令人厌烦的老处长。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离开单位,不仅仅意味着失去长久依赖的靠山,更是对自己多年来生活状态的一种否定。“辞职那天,感觉后背凉凉,觉得自己从此无路可退。”就这样,周宣告别了自己8年如一日的机关生活。

  刚开始,周宣想从事学术研究,他来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从事了一年多的社会学调查,并撰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著作。为了出版这本书,他来到北京,奔走于各个出版社之间,但等到的结果总是否定。一段时间,周宣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从郊区的出租屋坐很远的公交车到国家图书馆,在那里呆上一天,然后再坐车回去,周而复始。每天都要为花三元钱坐更舒适的大巴车,还是花两元钱坐更便宜的普通车而做思想斗争。

  在30岁时面临前途困惑的人实际上很多,从新疆到北京闯荡的沈克泉也有同样的感觉。30岁那年,他还“混迹”在北京电影学院那些考研者的大军当中。从小有着做电影人想法的沈克泉,也是在那个年纪开始了自己的新选择。

  22岁,沈克泉从偏远的新疆阿克苏来到北京求学,经过两年的学习,沈克泉回到阿克苏,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在当地,这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但经历了北京的繁华和朝气,这个年轻人已经难以忍耐那里封闭的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早上,我都有一种辞职的冲动,想着如何到外面去闯荡。”沈克泉说。

  但是,孩子的出生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那一年,沈克泉25岁。“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自己感觉还是个孩子,怎么居然已经有孩子了。”就这样,沈克泉耐着性子在那里呆了几年。

  当时间的推移让30岁越来越临近的时候,沈克泉再也呆不住了,“如果这个年纪还是不能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匆匆给单位写了一纸假条后,沈克泉就又回到了北京。在那里,他泡在电影学院听课、复习,一次又一次的去考研,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获得成功。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