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结缘南京50载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7:58 扬子晚报 |
马季与南京的缘分,可以说是“从一而终”的。1956年,马季拜侯宝林大师为师,加盟中国广播艺术团,第二年,他从艺后的首次外出演出便到了南京。2006年,这个马季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年份,他也来到了南京,那天是他在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领取了一份沉甸甸的艺术大奖——“终身成就奖”。从初出茅庐到艺术登上巅峰,这中间过去了50年。 鼓励后生 两次来宁当主持 江苏卫视导演徐铮是南京与马季交往最为频繁的电视人,昨天,当记者致电给徐导演时,他伤感地说:“听到马先生的去世消息,心里极为悲痛。”徐铮一直尊称马季为“大师”,“他有恩于我,我的个人作品晚会就是他帮我主持的。作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他那么平易近人,鼓励后生,至今让我感动。” 马季从艺50年,到江苏及南京来演出过几十次,但是,做主持人,却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98年,当时,马先生主持的是弟子韩兰成的《笑口常开——兰成相声小品晚会》;第二次当主持人则到了2001年,这一回他是专程为《喜剧城之夜——徐铮喜剧小品晚会》而来的。 重视创作 一生写相声最多 马季一生曾在无数的场合下呼吁过弟子与同行们,“要深入生活,不断学习,进行创作”。在这一点上,马季先生做出了榜样。据了解,这位大师从艺50年来,创作了100多个段子,在相声界,他是创作相声最多的一个。 让同行们津津乐道的是,马季对于相声创作还有一大贡献,那就是他除了开辟讽刺相声外,还用相声手段歌颂、讴歌新事物、好典型,同样给人带来了欢笑,例如著名的《英雄小八路》、《女队长》等。 爱才如命 从不计报酬 马季一生爱才如命。1985年他收徐州籍弟子韩兰成时,当时兰成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不过,兰成在徐州举办的相声大赛上,一个人拿了五项奖。马季先生上台颁奖时,就握住他的手不放。旁边人就让兰成趁势拜师,第二天,当兰成来到马季面前表达意愿时,马季开心地笑,“我早知道你会来,我收了。”在今年的第四届CCTV相声大赛上,当马季看到两个研究生也来参加相声大赛时,特别激动,他“不顾身份”主动“抛媚眼”,“我愿意招他们做学生。”徐铮曾请过马季来做过不少电视节目,“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从不主动讲价钱。” 尊重老辈 感言一生“四最” 来过南京数十次,南京朋友也总结出了马季的几大南京爱好,“他爱去老馆子老店,看老人”,据徐铮说,马季先生爱吃盐水鸭,每次还要去刘长兴吃包子。更让人敬重马先生的是,他每次来南京还要去看位老人——当年被称为是“北侯南张”的张永熙。 马季今年在南京捧得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时,曾对全国电视观众感言,字里行间有“四最”,他说:“对一个相声演员来说,最大成就无过于给观众带来些许快乐,最大奖赏也无过于观众的欢愉。我说相声50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几个时代,最幸运的是得以承泽于诸位前辈大师,最艰难的也是最令人欣慰的是,在没有笑声的年代,我仍顽强创作表演了几段相声!” 马季先生虽然走了,但他将微笑与精神留在了人间。本报记者 张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