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正在吞噬青少年的青春和身体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8:15 青海新闻网 |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省在严厉打击贩卖、吸食新型毒品行为过程中发现,吸食者的年龄越来越低,新型毒品正在吞噬青少年的青春和身体。 据了解,西宁市、格尔木市部分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新型毒品问题已经相当突出。根据统计,2006年1至10月,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及新型毒品刑事案件7起,占各类毒品刑事案件的9%;缴获摇头丸706粒,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96%;缴获K粉557.9克,与去年同期 相比上升550%;缴获麻古9461粒,冰毒84.8克;强制戒毒110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2%。另据了解,200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已从2001年的2.5%上升到6.7%;在大多数城市,这个数字已占到吸毒者人数的6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而这些迅速增加的数字几乎都是青少年。据省禁毒委员会透露,在我省这个数字达到70%。禁毒部门和教育学者呼吁,低龄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增加的趋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遏制增长势头,加强对青少年拒绝毒品的教育。 八成吸毒者不知新型毒品的“毒” 在与吸食新型毒品的未成年人交谈过程中,一个事实让禁毒人员格外吃惊:他们中很多人竟然不知道这些就是毒品,都以为是一种可以玩得尽兴的兴奋剂!好奇和无知,将这些懵懂少年推向吸毒的深渊。 在西宁市某娱乐厅内,疯狂的音乐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晓丽夹杂在人群中,激烈地抖动着身体。她服用了一种粉色的小药丸。“当时的感觉就是‘hai’,非常兴奋,我并不知道那是毒品。”现在的晓丽终于知道那个小药丸就是“摇头丸”。初次吸食摇头丸,晓丽只有14岁。她告诉记者“其实我并没有想过要吸毒,只是觉得好奇,很想尝试一下。可是自从有了第一次,再不吃就觉得不过瘾,服用量也在逐渐增多。直到以后严重依赖,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到了戒毒所,她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后才明白,原来自己染上了毒瘾。 和晓丽有一样经历的还有一个叫小文的18岁女孩。在一次大量吸食“K粉”后,她和朋友在包房里“玩刺激”,一直到公安人员在房间里将赤身裸体的她及朋友抓获时,她还在疯狂地跳着。“第一次有人提议吃‘K粉’,说感觉会飘飘欲仙。见大家都吸了,我也加入了,后来就恍惚了,浑身燥热,衣服就脱了下来……”自那次以后,小文离开了学校,为了“过瘾”,她和晓丽一样,只有出卖青春和身体来满足毒瘾,直到被送进了强制戒毒所,家人为此痛不欲生。 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队长杨巴托说,新型毒品的滥用正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吸食后极易引发暴力和聚众淫乱 西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支队长王福海在阐述新型毒品的社会危害时说,吸食新型毒品后人的自我约束力下降,成瘾者可能因筹集毒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特别是青少年,吸食后,情绪亢奋,控制不住,很容易出现暴力倾向。吸食麻古后,可能会引发色情犯罪。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人在吸食新型毒品后极易发生暴力和聚众淫乱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 他认为,很多人误以为吸食新型毒品不会成瘾,其实成瘾的表现和吸食海洛因不一样,生理上的表现不会那么激烈,但心理上造成的依赖性,却远远高于生理依赖。吸食新型毒品的人,他们最开始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抑制力和判断力,可以达到自己幻想中的快感,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吸食次数的增加,制造这种快感需要更多的剂量,那时候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沉,直到深陷毒魔之中不能自拔。 据介绍,新型毒品一般是在特定环境和气氛中被吸食,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不设防,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接触新型毒品的几率更大。而且新型毒品购买、携带、吸食方便,成瘾在潜移默化中,其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大。此外,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但是毒贩在暴利的驱使下,开始在摇头丸中加入其他成分,比如K粉,导致兴奋和致幻的作用更强,也更容易成瘾。 王福海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凡初次发现吸食新型毒品者,施以治安处罚,若再次被发现,经尿检确认吸毒成瘾者,将其送往戒毒所。吸食新型毒品者主要是为了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特定的时间(深夜或凌晨)和特定的场所(多在夜总会、迪厅等娱乐场所)吸食,吸食行为具有间歇性,成瘾过程相对长一些,不易被发现。然而,新型毒品的危害却一点也不比传统毒品小,其潜在危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吸食群体年龄层越来越低 据公安部门分析,受毒品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境外新型毒品对我国的渗透开始加快,我国吸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迅速蔓延态势。一些群体尤其是青少年不了解新型毒品的严重危害,在好奇心驱使下盲目吸食,造成滥用冰毒、摇头丸和氯胺酮(K粉)等新型毒品的人数持续上升。 从近期查获的案件情况看,吸食新型毒品群体的低龄化加快。目前,娱乐场所摇头丸、K粉等毒品滥用人群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不分职业,各行各业都有,一部分低龄青少年逐渐成为侵害对象。涉及新型毒品的场所也在不断扩大,吸食摇头丸、K粉等毒品场所由迪斯科舞厅、KTV等逐渐向咖啡厅、宾馆等场所蔓延。2005年全省对吸毒人员大普查行动中,普查登记吸毒人员7638名,占全省人口比例较大。据调查分析,吸食新型毒品人数众多,人员构成复杂,仅公安机关破获的2005年“12·9”一案中,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涉及吸食摇头丸、K粉人员多达百余名,场所10余处。 据禁毒工作者了解,除一些从事特殊服务的人群(如坐台小姐)外,吸食新型毒品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主流阶层,尤其以公司老板、个体经营者居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因多数吸食新型毒品者对新型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不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违法行为,有的人最初竟出于“不吸没面子”的动机而沾染上毒品,而有些则是在朋友请客,盛情难却之下染上毒瘾。 “主流人群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我们担心,如果他们吸食了新型毒品,其传播速度会更加迅速,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触目惊心的。”西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王队长说,“多数吸毒者一开始就中了‘以贩养吸’者的圈套。在西宁市场上,一粒摇头丸的价格在90元左右,一般人都能承受。吸食新型毒品很少采用AA制的方式,起初是熟人请客,再一个拉拢一个,渐渐形成一个链条式的吸食群,具有很强的扩散性。” 低龄吸毒者增加成为社会问题 据介绍,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直接作用和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并产生依赖性,长期服用可使人精神萎靡、小脑萎缩直至死亡。新型毒品之所以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是因为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针管注射的方法吸食滥用,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对注射的方式有一定的抵触和排斥感,但新型毒品多为药丸,直接含服,感官刺激不强,很多未成年人容易放松警惕。 有关人士分析,近年来,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案例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违法吸毒者多为青少年,而且大多在抓获后并不知道自己在吸毒;二是吸食的大多为新型毒品。其中包括“摇头丸”“K粉”“冰毒”等;三是多为多人共同吸食。据调查,很多低龄吸毒者的“第一口”都是在同学聚会、蹦迪等活动中尝试的。2006年3月20日,根据群众举报,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在“金粉世界”破获一起聚众吸食毒品K粉案件,当场抓获吸食毒品违法嫌疑人15名,其中男8名、女7名。经审查、尿检,其中11人被依法强制戒毒。 “摇头丸”“K粉”俗称“迷魂药”,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长期服用可造成行为失控、精神病和暴力倾向,过量服用则可造成猝死。这些危险的新型毒品在一些未成年人眼中,却“没有那么可怕”。王福海介绍,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直接口服或融入饮料服用均可,片剂做工精美,形状新颖,颜色鲜亮,并且都有很好听的名字,比如称为“蓝精灵”、“白天使”、“蝴蝶”等,这些毒品在外观和称呼上极易被青少年接受。 其实新型毒品具有很高的毒性和危险,首先,容易破坏性释放人体能量。吸食新型毒品后,吸食者会出现亢奋,破坏人体正常代谢平衡。第二,新型毒品对吸食者的心血管系统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容易导致心力衰竭。第三,容易引发人的性开放意识,吸食后的燥热让人无法忍受,并在药力的作用下放松对陌生人的警惕,极易引发性犯罪。青少年在毒品违法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不尽快加以制止,低龄吸毒者增加可能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作者 文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