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帮助象牙塔里的脆弱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09:51 南方日报

  专题

  在很多人眼里,在“象牙塔”中生活学习的大学生们是天之骄子,而事实上,眼下越来越多学子却受到“心病”困扰,这不仅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部分人还因此退学甚至自杀。某网站在对即将过去的2006年进行盘点时,发现这一年每个月都有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因而把2006年称为“中国大学生自杀年”。不管这个名称是否合适,防止大学生自

杀,帮助这些象牙塔里的脆弱心灵,并了解他们的心理危机已是刻不容缓。

  心理危机一:尖子堆里的失落

  重点人群:入学新生

  在进入大学之前,小琦是当地县高中的尖子生,因为成绩好、活动能力强而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但是到了省城的大学,却发现无论是学习还是各方面才能都不再突出,甚至之前她引以为自豪的普通话、书法等“强项”在大城市同学面前都相形见绌。巨大的落差不但让小琦无法适应,还让她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在性格上也变得越来越孤僻,最后甚至在郁郁寡欢中有了轻生的念头。

  分析:每年像小琦这样的大学新生并不在少数,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候是班里面的佼佼者,但到了“高手如云”的大学校园则不再“突出”了,这时候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注意调节心态,努力提高“情商”。很多人把大学就当作人生颁奖台,论胜负输赢的场所,事实上这只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是继续努力学习为自己充电的好地方,而且除了日常专业知识学习以外,还要学习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我素养和情绪控制的能力以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等。总之,不能只着眼小细节小问题小得失,应怀抱谦虚和自信去学习各类知识,才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对于这类不适应的大学新生,学校方面也应该开设专门心理讲座,并对一些情况严重者予以一些实际鼓励和开解。

  心理危机二:感情遇挫

  重点人群:热恋男女

  因为男朋友移情别恋,北京某高校女大学生丹丹不远千里赶到上海,但男友却不愿见她。万念俱灰的她在市区某浴池洗浴后服下了一瓶安眠药,想“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

  分析:从紧张的、受管束较多的中学时代到自由度很高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都会觉得“恋爱季节”已经到来。校园恋爱固然纯洁和真挚,但这时候双方的心理、人格、人生观、价值观都不成熟,难免会有变动,所以情感也存在不少不稳定性,也有一些大学生可能会视爱情为游戏。有的人走得洒脱,有的人却放不下,生活阅历不够的大学生就会发生自杀的悲剧。为情自杀者首先是一种不放弃心态,而这种不放弃可能是理想完美主义,也可能是性格偏执内向造成,交际圈窄、精神世界空虚也可能导致他们过分依赖感情。所以大学生要有意识地主动探索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并针对自己的缺陷进行反思和锻炼,逐渐克服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性格。而学校方面除了开设相关心理讲座以外,还可以针对性开设一些情感咨询服务,并促进学生多一些心理互助活动,以帮助学生建设健全的心理状态。

  心理危机三:就业压力

  重点人群:临毕业学生

  因为大学四年成绩优异,小李顺利被保送到本校某知名教授处读研究生,但研究生毕业后她才发现,虽然读了3年研究生,但许多用人单位却宁可选择新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而本科同学有的都已经升做主管。于是小李开始心理失衡,甚至走向极端……

  分析: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让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压力很大,很多自恃为“天之骄子”的优秀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碰壁后,开始产生沮丧、失落,甚至因此感到不平衡。事实上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有可能因为性格内向表现不大方显得“高分低能”而不受用人单位喜欢;另有一些大学生则太重仕途心理和攀比心理,认为自己在校园期间成绩荣誉就意味着要找到更好工作,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也有一些学生比较保守,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自然也不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带来的问题除了竞争本身,也与大学生心态、承受压力能力有关。所以除了学生自我调节外,学校方面也应该开设专门的就业技巧和心理指导,让毕业生就业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学生自己也要找准价值定位,因为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也会造成人对社会的不适应,不能客观面对挫折和压力,忽视事物好的方面,夸大不好的方面。

  心理危机四:经济、竞争等压力

  重点人群:经济困难、性格内向或者好胜心强的学生

  某高校一名中文系的男生,家里很穷,上大学时候还只能穿中学时候校服,而到冬天因为没有像样厚衣服,他只好把单衣一件一件的往身上套。与之强烈对比的是,很多同班同学不但买电脑买各种游戏装备,甚至有同学家里早就给买好了房子和车子。在同学玩游戏娱乐时候,这名男生只好同时打三份工维持基本生活,专业课学习也因此拉下了,最后这名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想到了自杀。

  分析:有的大学生家里卖房子、卖家当供其读书,但对高昂的大学学杂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坐在课堂里,担心的是下周的生活费,下学期的学费,的确会让求学者感到绝望。而现代大学的文化氛围总有点“贵族文化”的意思,青春生活总是和奢华吃穿、浪漫镜头连在一起。攀比心理、竞争心态让很多学生无法忍受现实困境。与此同时,眼下大学校园文化不再以艰苦朴素为荣耀,而暴力影视、奢侈时尚却充斥学生身边,结果不但导致学生心灵的空虚,还会产生悲观心态,甚至漠视生命,以上种种都可能是产生自杀情绪的催化剂。所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学校方面对学生多一些素质教育,心理上全方位塑造,都有利于学生在面临经济压力困难时候有好的心态,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盲目攀比心态和封闭悲观心态。

  对策:

  从细节入手干预

  一些大学生在自杀的时候态度十分坚决,似乎经过深思熟虑,但事实上他们在作出决定之前,肯定都是经过一番挣扎的,而其历程都有相似之处。所以预防这些自杀行为,有时候可以从这些历程的细节处进行干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讲师杨碧漪在对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时发现,很多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分三个阶段:自杀动机形成期,例如学习不适应、失恋等挫折或打击;心理矛盾冲突期,此时因为有自杀动机产生,人心理有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表现为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最后自杀者平静阶段,表现为情绪好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

  所以要预防大学生自杀,首先要注意身边的情绪不良者,并且留意其是否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以及进食和睡眠上异常等,因为这时候很可能是自杀动机形成时,开始有心理能力丧失的表现,这时候如果以一些语言行动关怀,可能能阻止下一步不良后果发生;而等预备自杀者开始下一步心理矛盾冲突阶段时,有可能会向周围谈论自杀有关话题,这有可能是一种暗示或者求救行为,这时候如果周围的同学朋友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有一定识别能力,对其这些行为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疏导解救和阻止,也可防止悲剧的发生。而等到预备自杀者到第三阶段,情绪忽然恢复平静,周围有的人会以为其有所好转,却很可能是预备自杀者企图摆脱外界干预的表现,此时更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充分了解和判断其是真的摆脱情绪困扰,还是定下死亡决心前表现的假象。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陈佳利

  图:

  绘图/喻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