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环境、资源与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0:22 东方网

  沈开艳作品集说起环境、资源与和谐,都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热门的话题。而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一个有关对经济学基本命题的思考。

  现代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其假定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必须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在经济学中,生产资源也

即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后来还被包括技术、组织、管理等。

  现实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政府、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总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GDP增长率等,这些逐利行为引起大量的资源消耗,能源枯竭,进而引致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利益不均、社会和谐遭践踏,各类矛盾凸显。

  仔细分析,我觉得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经济学的命题是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作为研究范畴的。而长期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从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判断经济活动的优劣,忽视对环境等外部因素的考虑。这种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在理论指导下的“理性”行为必然造成上述后果。

  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及经济学研究的内涵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现代经济学将资源过狭地、直觉地定义为资本、土地、劳动,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注意到了技术、组织、管理等因素,但没有将环境作为资源的内生变量,导致经济活动主体只顾及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和谐。西方经济学在考虑环境因素时,往往是将之作为一种外生的变量从社会成本和政府规制方面去研究和分析的。

  事实上,环境和资源一样是稀缺的。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人类已知和可被利用的资源,不是宽泛地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环境也是一样,是指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所能生息繁衍的环境,荒漠、雪山,以及浩渺的太空在当前条件下显然不是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样,和资源一样,经济学意义上的环境也是有限的、稀缺的。

  一旦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发生变化,环境因素被融入资源内涵,经济学的研究方式方法和结论恐怕也会因此而改变。在此理论指导下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上也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关注环境因素,进而合理利用环境,追求环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因此,我认为对现代经济学基本命题和假设前提进行重新审视、思考及修正,揭示环境作为稀缺性经济资源的内涵对现实社会中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方式改变的意义,进而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中国政府在对严峻的中国国情作出客观判断后提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需要理论的支持。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对之的解释仅仅是在应用层面或解释层面。因此,尽管中央反复强调保护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但人们的经济活动仍然以大量消耗资源、粗放型生产、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就是因为没有从本质上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没有将环境视之为资源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没有阐述环境的稀缺性,阐述其与其他要素之间在经济主体选择时必然存在的机会成本。如果说,环境被纳入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进而可以对中国真正走科学的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有理论和思想上的指导作用的话,则功莫大焉。

  的确,将经济学的研究始点范畴及假设前提即资源及其稀缺性从传统的狭义性领域拓展到更宽泛的、更合理的范围,修正命题、弥补缺陷、拓展内涵,是以前经济学家从未做过的事,对经济学的理论会有积极的贡献。


作者:沈开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