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对于文化的争论请勿调门太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1:19 云网

  雪峰

  又到了年末新闻盘点的时候,在某网站看到一个年终文化盘点,名曰《2006,中国文化,瞬间贬值?》文中历数今年一些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攻击事件,如中医、阴历、中国龙、水墨画等等,痛心疾首,十分愤怒。

  这样的情绪目前并不少见。而同样地,那些攻击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情绪激昂地强调:不打倒国人心中的这些落后思想,国家就没有前途。但在笔者看来,双方这样的情绪激动,其实是不必要的。

  在大变革时代,尤其是当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的外来文化具有某种优越性时,国人很容易陷入某种文化焦虑,这是自然的。一方面,有人认为正是传统文化左右了人们的思维,而在古老思维的土壤里,是生长不出现代化的鲜花的,故抛弃传统文化是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则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情感,由爱而生担忧及保护欲,担心它们会被强势的外来文化全面取而代之。

  但纵观人类文明史,其实只要一场变革是由本国人发起的,没有一次向外部强势文明学习的变革会以本土文化的消失为结局。日本明治维新后,国策是:全盘西化,脱亚入欧。但百余年下来,日本本土文化消失了没有?恰恰相反,倒是兴盛了。日本人学到了欧美的精华,但日本人还是日本人。在巴黎罗浮宫的入口,欧美人士三三两两零散站着,日本人却排着整齐的小队。不过同时,无论是看浮世绘的日本人,还是画浮世绘的日本人,他们的心境、格调都已不是维新前的日本人了。

  这种向外部学习引发的文化焦虑,可以说是一种心与脑的对抗。理性的脑是反传统文化派,感性的心则是保传统文化派。其实,没有一种文化不是理性和感性的混合物。没有理性,一种文化不可能发展。没有感性,一种文化则不可能传承。断然割裂二者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就像你不可能断然割裂一个人的心与脑一样。理性应该得到尊重,感性也不可能被消灭。两派人士在争论时大可不必过分上纲上线,反传统文化派不要骂对方迂腐误国,保传统文化派也不要骂对方数典忘祖。双方都是爱国者,只是对爱国的路径选择不同罢了。

  双方如果调门太高的话,常常会影响对事实的判断。例如前不久的龙图腾之争。护龙派说:龙是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象征……废龙派说:龙是皇权的象征,崇拜龙就是中国奴性的表现……在横飞的口水中,双方似乎都忽略了一点,图腾是一种原始崇拜。原始人崇拜神秘、有力量的东西,这些被崇拜物可以被饰以“神圣”、“伟大”一类的好词,但同时也具有“毁灭性”、“破坏性”等特点,图腾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或者说是好坏互见的。龙也不例外,事实上,它既不像护龙派说的那么好,也不像废龙派说的那么坏。

  而且,文化不是死物而是活物,没有一个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千古不易的。龙,最开始也许只是出于几个部落联合的政治需要而拼凑出的一个四不像,后来则被皇权拿去消费,成了君权神授的象征;在民间,则成了司水的喜怒无常的怪物;再后来,一首《龙的传人》的歌又把它降格为普通中国人的身份标志。谁知道,今后它会不会又被哪个卡通作者拿去消费,赋予它新的意义呢?再过几百年,后人回望今天,也许会觉得我们这场充满了微言大义的护龙、废龙之争很可笑吧。

  所以,对于文化论争,大家还是别调门太高、帽子满天飞,就事论事最好。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