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隍庙的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23:16 大河网-河南商报
郑州城隍曾两次接驾,两次封侯 传说第一次接驾是在明洪武元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巡游天下,这一天从河南归德府(今商丘)往郑州来,走到郑州附近的黄河边时天还未亮,却走得人困马乏,朱元璋命令停下来歇息。这时忽报郑州地方官接驾,朱元璋于黑暗中隐约见百米外有一群官员跪拜,随即吩咐:“天太黑,等天明了再起驾。你们先回去吧。”来人诺诺连声,带众人离去。这些人刚离去,突然出现一道光亮,照亮了河边道路。正诧异间,又报郑州知州前来迎驾,一个郑州怎会有两个官?朱元璋心下狐疑,便下旨道:“你们先回去,天明后在城中迎接就是了。”将地方官员打发走后,朱元璋即命启程,跟着光亮行走,一直来到了郑州城隍庙。朱元璋心中明白,先接驾的地方官就是城隍,见天黑路暗,就执火照路,一时龙心大喜,便下旨封郑州城隍为灵佑侯,允许黄袍加身,娶妻纳妾。 另一次接驾是在清朝。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走到郑州,在东门口不知路该如何走,多亏一直跟在其身后保驾的郑州城隍指向引路。乾隆爷甚为感动,当即封其为“引路侯”,责令郑州为城隍重塑金身。接到圣旨,郑州州官就用铁和木头重塑了城隍爷像,穿戴上蟒袍玉带。城隍爷木像身上还暗藏机关,膝盖可以活动,可坐可立,有人烧香时,旁边道士偷按机关,城隍就站了起来,人们便认为是城隍爷显灵了,对城隍爷更笃信无疑。 因为是皇帝封的,所以郑州城隍便娶妻纳妾,有了三位夫人,郑州还另修了三圣庙供奉三位城隍奶奶。三位城隍奶奶的职责各有分工,一个管送子,一个管财禄,一个管健康疾病。据说送子奶奶是郑州杜岭人,是城隍爷正式迎娶的夫人,迎娶时姑娘的父母与村里人都在梦里看到了迎娶的热闹场面:城隍爷头戴王冠,身披黄袍,亲自迎娶。彩旗、乐队开道,众判官紧随花轿,大吹大擂,非常排场。所以杜岭的人到城隍庙不但不烧香磕头,还敢在城隍爷身上摸摸拍拍,因为郑州风俗娘家人可以跟姑爷乱,姑爷不兴恼。 郑州城隍接驾的传说不知是否真实,但朱元璋封侯的事确实存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大封城隍,说“城隍神历代所祀,宜新封爵”,于是将府城隍封为公,州城隍封为侯,县城隍封为伯,郑州城隍被封为灵佑侯。洪武三年,朱元璋又下令各地仿照同级官府衙门的规模营建城隍庙,供奉木主。于是各地官府纷纷重建或扩建城隍庙,雕木像塑金身。 多次修葺重建的郑州城隍庙 据文献记载,公元239年中国就有了城隍庙,后经历代皇帝加封彰扬,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凡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本来城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个形象,是虚无的,无所谓名姓。 宋代以后,城隍被人格化,各地多将本地的忠勇节烈之士奉为城隍神。据研究人员考证,郑州城隍爷是纪信。纪信为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青年时随刘邦起兵反秦,后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中,绝粮断炊,情况危急。纪信挺身救主,扮作刘邦诈降,使刘邦得以趁机逃跑,自己却被项羽焚身而死。其忠烈之举感动世人,后有很多地方将其奉为城隍神。但郑州城隍是否是纪信,还有待商榷,因为郑州人一直认为郑州城隍是文官而非武将,以前的城隍塑像也均为文官模样。 郑州城隍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据民国五年(1916年)《郑县志》记载,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重建。城隍庙坐北向南,原占地面积约十亩,由大门、过庭、戏楼(又称乐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南北排列在中轴线上的五组建筑,屋顶形式各有差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常见的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全部三种形式,是目前尚存的郑州明清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以建造精致、结构坚实著称。 民间关于城隍的传说 数百年来,郑州城隍庙早已进入了郑州人的生活,初一、十五来上香烧纸,平时有了什么难处或想法,也来给城隍诉说或祈祷许愿,民间更产生很多关于城隍的传说故事,如城隍迎驾、城隍娶亲、城隍庙影壁、城隍金库等。 其中城隍金库的故事内容大致为:原先的时候,城隍庙四周没有人家,城东北角庙院后边,全是湖泊沙冈,荒草蔓延,野树成林,还散放着一些无主的棺材,城墙上有个石洞,洞里有一条大蟒,偶有过往之人,常被蟒蛇吸到空中再扔下来,摔得皮开血流,因此很少有人敢到那里走动。一天,一拾粪老头走到这里,路过城墙石洞时不由往里扫了几眼,洞内不但无蛇,还放着三串铜钱。他看四处无人,赶紧进去捡起三串铜钱,正要转身出去,却发现洞深处光芒耀眼,堆满金银财宝。他想:这是该我发财。等夜里来用车拉吧。于是看准地形方位,将石门关上,又抓两把青泥糊在门上作个暗记。 夜里兴冲冲来运财宝时,再也找不到石洞石门。他正着急地摸索寻找,南边有两个红灯笼说着话走过来:“城隍爷让修补北金库墙的事你办好了吗?”“我已雇人修好了。用青泥补得很结实,还给了他三串钱工钱。”“这人也就三串钱的时运,再多他就承受不起了。”拾粪老头听了就灰心而去。从那以后再无人见到金库的石洞石门。这个故事颇有些命运天定的思想,教导人们要安贫守贱,不可胡思乱想。 城隍庙最能影响郑州人生活的还是每年的庙会和城隍出巡仪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城隍庙主持道人和四街会首都要联合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城隍出巡,为地方官减罪免灾。四乡百姓多持斋诵经,参加活动。 那天一大早,便将城隍木身请入官轿,沿路由60名壮汉轮流抬着。四街会首率领,锣鼓响器开道,全副执事如金瓜钺斧、朝天蹬、半副鸾驾、旗伞等列队随后,四名道士护轿,后边是高跷、狮子、旱船社火队伍,最后是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有扮马童者,有扮囚徒者,有扮地方鬼者,有顶枷戴锁者……沿途十余里,人山人海,填途塞巷。 中午在行宫稍加休息,夜晚继续巡游,更增添了灯笼火把和龙灯,场面更为热烈壮观。那时扮作鬼卒囚徒者多是临时雇用的乞丐或贫苦人家儿童,也有孝子为行孝自愿披带锁链木枷扮作罪犯,替父母免罪。有人曾赋诗记此俗曰:“玉鼎香迎木偶尊,即心即佛信弥真。可怜枷锁横身上,无罪反成有罪人。”庙里寝宫内四壁彩绘便是城隍出巡的宏大场面。(摘自《图文老郑州·老风物》主编孟宪明作者朱淑君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城隍庙内建于清朝的戏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