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关注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到底多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08:55 金羊网-新快报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国农村3.2亿人饮水不安全,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

  ●淮河、辽河、黄河、海河流域开发已超水资源承载力

  ■新华社记者姚润丰

  当3月22日第15个“世界水日”和第20个“中国水周”来临之际,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水资源短缺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贫水国无法回避的世纪挑战。

  

世界水日•关注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到底多严重

  图: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一群孩子在等待政府工作人员分配饮水。新华社发

  

世界水日•关注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到底多严重

  图:广州,警醒世人的干涸土地。

  

世界水日•关注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到底多严重

  图:雅加达,漂满垃圾的河流。

  

世界水日•关注水危机:中国水危机到底多严重

  图:肯尼亚,一对母子在水坑里取水。

  水利部门面临四大难题

  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尽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兴建了水库8万多座,总蓄水能力达5000亿立方米,加上无数引水、抽水设施,使全国供水规模从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5800亿立方米。但是,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

  “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这是目前我国水利部门不得不面临的“四大难题”。水多:洪涝灾害仍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江河流域有6年发生大洪水。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脏:水环境污染等。水浑: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沙尘暴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的淡水资源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按照2004年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国400余座城市缺水

  我国水资源整体分布特点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3000毫米向西北递减至少于50毫米。北方地区(长江流域以北)面积占全国的63.5%,人口约占全国的46%、耕地占60%、GDP占44%,而水资源仅占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3个流域耕地占35%,人口占35%,GDP占32%,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7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分析认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倍。而“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

  水资源承载力遭严重忽视

  进入3月份以来,南北各地喊“渴”的消息不断传来,春耕生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制约,“供水危机”的警报频频拉响。

  尽管水资源缺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却认识不足。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表示,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仍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水资源浪费现象,尤其是当前很多地区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无情地吞噬着日见“瘦弱”的水资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中几乎没有节水内容,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肆意发展,造成了当下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汪恕诚说,全国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1公斤,而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国家(如以色列)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达到2.5-3.0公斤。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英国、德国、法国、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

  北方多数河流过度开发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工业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比较落后,用水效率较低。我国2004年万元GDP用水量为399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这些先进国家的8倍。“总体来看,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相当于先进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汪恕诚说。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用水量的急剧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汪恕诚介绍说,目前北方大多数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我国淮河、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经超过100%,远远超过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

  (侯颖/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