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沪版“月球车”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08:47 东方网-文汇报

  

第三代沪版“月球车”亮相

  工作人员在调试月球车工程样机,左侧为原理样机。戴焱淼本报讯(记者任荃)“脚”踩六只轮子,“头”顶CCD相机,“站”在模拟月球表面,一辆步态蹒跚的小车精准完成着前进、后退、爬坡、避障等一系列复杂动作。昨天,由上海航天局牵头研制的“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月球车”)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在经历了概念样机、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三个研制阶段后,大幅“瘦身”的上海版月球车已经像模像样了。

  在上千平方米的月面环境综合模拟试验室,记者看到,采自吉林靖宇的火山灰成了“月壤”,深浅不一的撞击坑、高低各异的斜坡以及大大小小的石块充当着“路障”,身着金色“外衣”的第三代月球车正在这里接受适应性“训练”。一座高大的吊丝配重式装置,将让月球车尽可能适应月球上仅为地球1/6的重力环境。

  从外观上看,这辆长1.5米、宽1米、高60厘米的小车有着长长的“脖子”,三双敏锐的“眼睛”——头顶和前后各装有一对CCD相机,一只宽大的“翅膀”——0.8平方米的太阳能帆板,一只灵巧的“手臂”——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手,以及六条灵活多变的“大腿”——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模样颇有点卡通。为了降低能耗,月球车体重已从原来的200千克锐减至120千克。

  面对月面极端环境,月球车需要极强的适应力。首先,月球没有大气层,温度变化由阳光直接决定,日间温度可达150摄氏度,夜间温度则会降至零下180摄氏度,仿佛“冰火两重天”。为此,月球车专门配备热控系统,适时“吹冷气、供暖气”。其次,月球自转一周是28天,长达14天的漫漫月夜,处于休眠期的月球车无法靠太阳能帆板供电。这时,内置的“同位素温差电池”将用自己的“体温”为月球车保暖。

  那么,当着陆器到达月球,释放月球车后,它究竟该如何行走?据现场科研人员介绍,月球车配有一套自主视觉导航系统,由CCD相机观察前方三米以内的地貌,通过计算建立三维立体地图,由此判断和规划行进路径。若遇到超过35度的斜坡、高于25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月球车则能自主安全避让。此外,月球车也具备“遥”操作能力,科研人员可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对月球车发出遥控行走、机械臂操作等一系列指令。

  据透露,沪版月球车的最高行走速度为200米/小时,设计寿命为3个月。在场的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在参观了月球车的精湛技艺后表示,在遥不可测的月球表面,除了行走,月球车还将担纲“摄影师”、“勘探师”,甚至“科学家”等重要角色,可以说是一座“可移动的月球实验室”。显然,上海版月球车已能基本胜任这一角色。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其中二、三期工程任务,都需要由月球车来完成。目前,全国各研究单位已开发了多款月球车,上海版月球车将力争在竞逐中胜出。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