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氏刀法” 不会失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08:11 武汉晚报

  ——专访同济三位“裘氏刀法”传人

  

“裘氏刀法”不会失传
一位来宾在哀悼裘法祖院士现场泣不成声。记者 胡伟鸣 通讯员 蔡敏 摄
“裘氏刀法”不会失传
裘教授与杨镇。(资料图)
“裘氏刀法”不会失传
1983年,裘教授与易继林合影。

  14日,著名医学大家裘法祖院士驾鹤西去,人间失去了一把解除病痛的宝刀。但在他的身后,一个又一个学生铭记着导师的教诲,传承着他的衣钵。

  他们说:决不会让“裘氏刀法”失传!

  这里介绍三位“裘氏刀法”的杰出传人,他们曾深得裘老的亲传,如今全部是博士生导师,成绩斐然。

  杨镇:用裘教授“独门技”挽救无数生命

  今年64岁的杨镇教授继承的是裘法祖教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独创的技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晚期血吸虫病人和晚期肝硬化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它引起病人死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至今仍是最好的外科治疗方式,已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我深得他老人家的真传,掌握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精妙之处。”杨镇教授昨日介绍,当年,裘法祖教授手把手地教给他解剖学基础、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特别是如何做到断离彻底,又不过多造成机体损伤,还教他如何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凭着这个深厚的底子,杨镇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研究。1996年,已83岁高龄的裘法祖教授与时年52岁的杨镇教授一起,再次赴阳新血吸虫疫区亲自为病人诊治。在一辆中巴车上颠簸了7、8个小时后,一下车就直奔病房,检查病人,决定手术方案,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陈孝平:累计完成万余例 使肝脏手术无禁区

  今年55岁的陈孝平教授,深得裘法祖教授的喜爱,师生两代人常常一起出现在病房、学术会议现场或会诊桌前。

  执着于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30多年,陈孝平像他的恩师裘法祖一样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挚爱。在裘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陈孝平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累计完成了肝胆胰手术1万多例,曾成功切除过7公斤重的肝肿瘤,经他手术的肝癌病人最长存活达到了20年。他成为肝癌领域的绝对权威。

  在陈孝平之前,医学界将5厘米以上的肝癌作为手术禁区,陈孝平经过临床研究提出了巨大肝癌有计划施行切除,在国内外最早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了肝脏无手术禁区的论断,令众多肝癌患者燃起重生的希望。

  一万例手术,小小的柳叶刀在陈孝平手中要挥动多少次,没有人能统计得出来,但就“裘氏刀法”而言,讲求是每一刀的准确和精细。

  易继林:33年手术无一例因操作造成的并发症

  “学习要持之以恒!”如今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易继林,给学生讲的第一节课,都是这个内容。33年前,22岁的易继林大学毕业后,到裘法祖教授门下做外科大夫。从那时起,他就总是听到导师关于学习的教诲。

  “‘裘氏刀法’讲究的是没有非动作。”易继林解释说:“就是整个手术中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易继林是裘法祖教授手把手带出来的学生,裘老告诉他,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手术的适应症要掌握得特别好。该开的刀才开,开刀前要考虑周密,开刀时的操作要细致轻巧,既纠正病变,又爱护机体组织。

  看上去“裘氏刀法”不讲求快,但因为每一刀都精当准确,整台手术做下来,时间并不比动作快的手术长。又因为不该损伤的机体组织保护得很好,“裘氏刀法”术后的并发症也少许多。

  对易继林而言,“裘氏刀法”令他在33年的外科生涯中没有发生一例因操作而造成的并发症,他的病人术后总比同类病人早出院2天。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