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演钦 实习生 陈燕洪
《外来妹》是一部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电视连续剧,它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六个从穷山沟来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不同命运。1991年,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尽管现实生活没有电视剧那样传奇,但时代的变革和外来妹命运的转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经激励了许多勇敢的心。
如今,“打工”的形式和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曾经热播的《外来妹》也许已被许多人淡忘。然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一段特定历史的缩影,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广泛影响,注定它永远值得重温和回味。日前,《羊城晚报》记者对话该剧导演成浩,再次回首《外来妹》的故事。
■谈背景和创作
播出时恰逢邓小平南巡
宣传部力挺才冲破阻力
羊城晚报:《外来妹》的拍摄有什么样的宏观时代背景?
成浩:在某种程度上,《外来妹》的出现有一个很特殊的历史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那时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们也在思考。
我们在广东的电视台工作,肯定是拍广东,而广东又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就把时代背景锁定在了广东。1992年刚刚播出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邓小平南巡,所以引起了轰动,这是一个符合时代节拍的事情。当时,大家还在思考前进的道路,《外来妹》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外来妹》的出现,也是广东的一个缩影。其实拍的时候和播的时候也不知道邓小平要南巡,而且南巡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当时只是很想表现当时广东社会的真实,珠三角的真实,也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
那时候刚拍完《商界》,广东第一部真正反映广东经济、社会现实的作品。这两部作品都很轰动,因为迎合了历史的潮流,反映了中国必然要继续改革开放的心态。
羊城晚报:《外来妹》的创作有没有上级的授意?
成浩:没有。我们是被生活感动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工人进入珠三角,当时广东经济发达,出现了很多新鲜事物,他们进入珠三角,探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付出,有得到,也有得不到。我们被他们感动了,并本着现实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创作。
羊城晚报:《外来妹》的创作环境如何?宽松吗?
成浩:《外来妹》冲破了很多的阻力而出来,领导也大力鼓励。剧本出来后,有人说有政治倾向问题,但宣传部说没问题,政治问题他们承担,艺术上导演负责就行。我们很感动,宣传部的人很开放的,尊重作品,敢于承担责任。要知道,1990年代初,谁也不敢在政治上承担责任。
■谈影响和卖点
影响一两代人仍在重播
反映文化交融还在继续
羊城晚报:《外来妹》的影响很大,原因是什么?
成浩:《外来妹》播出后,影响了一两代人。实际上,相比广东地区,《外来妹》在其他地方的影响似乎更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是把《外来妹》当作非常具有启迪性的作品来看待的,不仅仅是表达了人们非常渴望开放的心态。现在各个电视台的重播也很多。
当时中国的流动人口的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部分的人来到城市,向沿海迁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所以今天看来,《外来妹》还是新的。前段时间很多电视台都在黄金时段播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
羊城晚报:有人说,文化的冲突至今仍困扰着每一个“外来者”。如何找寻自己的位置,怎样获得真正的幸福?人们似乎没有停止过追问,因此,电视剧《外来妹》也从来没有过时过。除了表达了人们渴望继续改革开放的心愿之外,文化的冲突也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卖点?
成浩:《外来妹》的背景是,在珠三角的工厂以及其他地区,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每个人都把各自的文化带到了他所来到的地方,他正在生活的当下。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外来妹的生活,当时全国人民都觉得很新鲜,当时大家都很吃惊,当时的很多词语在全国是非常新鲜、时髦的。但是,今天看来,这些已经没有了很强的刺激性。回过头来看,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时面临的问题可谓纷繁复杂。当时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市场经济的原则性、人际关系,人们是陌生的,大家对此都很惊讶。因为我们的表现非常真实,所以有一种生命力。在广东这个地区,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打工者,广东又是接受香港文化比较集中的地区,所以广东这里,别的地方来的人接受着香港文化、广东文化的影响,其他地方的文化又对广东进行的渗透。这个过程还在继续。
■谈广东文化
不认同广东是文化沙漠
广东应该坚持自身特色
羊城晚报:当年广东电视剧风行全国,但同时人们又对广东的文化提出另外的看法,甚至有个说法:广东是文化沙漠。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成浩:说广东是文化沙漠,这个说法我不认同,我在广东生活了一二十年,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中原地区更多是传统文化、皇权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广东的确是少一些。但是,广东的平民文化、商业文化是非常突出的。我认为这一过程是内地文化和广东文化相互融合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广东的报纸是全国最好的,而报纸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的。
羊城晚报:除了电视剧,还有流行歌曲,广东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可谓重镇。可惜,今天这些情况已经不复当年。这是为什么?
成浩:这些年,广东在文化生产方面的优势和地位,的确有所改变,因为没有了以前的锐气,这可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广东最火的那几年,就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人才最集中、最自由、最开放,但这几年,人才在流失。另一方面,思想不够解放,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出文化精品,是思想解放的产物,所以,应该继续解放思想。当时我们的一些作品,拿到北京,也是有争论的,他们都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作品,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还有可能通不过。对文艺作品的审查,应该更开放。
羊城晚报:广东如何在文化建设方面寻找自己的制高点?乃至在催生新的文化形态的过程发挥作用?
成浩:广东人比较关注民生,比较关注自己的权利,这是他们的一个传统,所以这些能够在广东先行一步。也因为地缘关系,广东和香港很接近,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这种意识传播得最早,会不会继续先行一步,不知道了。要做出来,不是说出来。广东在这些方面有他的长处,但同时,这些北方现在也在做,也很坚决,现在这些已经不是广东的独特性了。
在文化建设上面,广东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广东人应该发挥自己的务实精神,多做民生方面的事情,把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