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的文化内涵
理解“和为贵”,必须首先说明“和”的意思。
当念作“hé”时,“和”有两个含义:1、连词,同“与”;2、形容词,有平和,和谐两意。此外还有:1、介词,向,例如,我和你说说;2、平局,例如和棋;3、日本,称大和民族。
如果读成“hè”,有人作诗唱歌有人“和”,唱和的意思。
读成h“°(轻声),意为“搅和”。
还有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读法:读成hú,打麻将和牌。
“和为贵”之“和”,应该读“hé”,取其和谐之义。但实际上,和的多重意义,在我看来都是美意。譬如,不要以为搅和就是坏事。和面,多重要的事。昔日厨房、餐厅里常常布置个“”字,就是在这个意义下的“和”字,五味调和的意思。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视治国如烹饪,都是“调和”而已;而今这奥运,不就是将五洲诸国调和在一起,调出一桌大餐吗?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就像麻将,预示着不同民族、人群共生共荣,和牌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使用了作为连词的“和”字,突出了人群之间不可割舍的相依关系。很多人说,主题曲不如汉城奥运会的响亮、煽情,不宜传唱,但本届奥运会传达的,恰恰就不是张扬的更高更强,而是剔除西方人心目中对“龙”的迷惑的平和和谐。
和为贵,多么复杂深奥的文化内涵。相比那些处处挑起争端的竞争,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分裂疏离的西方文化,这一古老弱小的思想文化,似百炼化为绕指柔的钢,像金戈铁马杀伐不断中的啸傲江湖之曲,柔弱而不屈,低沉而不绝,道地是上善若水。
道家与儒家共同构筑“和为贵”思想
“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但要谈论北京奥运会传达的“和文化”,不能不说到老子。
这首先是因为,孔子作为后学,多次求教于老子。公元前530年,孔子自鲁至洛向老子请教周礼。其后,孔子又到免官归里的老子家中请教。周游列国归鲁时,孔子再携弟子,到鹿邑问道于老子。老子向孔子介绍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揭示了宇宙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深人阐述了圣人之道、修身之道、治国之道。孔子如饮醇醪,以致整整三日恍恍惚惚,点点启发渐渐贯通。
后来,老子受邀去陕西楼观讲学。孔子游历讲学时,西未出河南,世人于是附会说,“孔子西行不到秦,只因老子在楼观”。这一说法也表明民间对老子与孔子师承关系的认知。
经过这一简单的梳理,我们知道,在孔子思想中蕴藏着老子思想的基因。实际上,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郭沫若说“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两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老子思想之重要可见一斑。
而老子的很多思想,与“和为贵”思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关于求和而不主张争斗,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思想,在一定程度内却是有效的。譬如,同事相处,有人挤对你、陷害你而你不为所动,打你一拳你接下来了,他这一拳就白打了,有什么意思呢?
老子思想的现代神话故事
老子的这一伟大思想,被一个现代的神话故事凝固下来,因而更具说服力。
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传说中,太上老君是位神通广大的神仙。而在鹿邑,也流传着许多神秘的“老君显圣”传说。最近的一则故事,却是一则真事。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日军侵略至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当地民众退至历史古迹、号称老子由此升仙的老君台上。日军连射13发炮弹,其中有两枚穿墙而人,一枚架在大梁上,一枚落在老君像神龛上,还有一枚卡在殿东的柏树树杈上,炮弹发发命中,却无一发爆炸,这令日军惊恐不已,遂仓皇撤离。时至今日,老君台东墙上弹痕累累,树丫上的炮弹依旧存在,陈列箱里并排放着未爆的四枚炮弹。据说,日军称发射了13枚,时人只找到了12枚,另一枚是否发射过,一直不甚明了。战后某一年,老君台建筑出现局部坍塌,在废泥土里发现了这第13枚未爆的炮弹。炮弹为何不爆,为何13枚全都不爆炸,至今无人能够给出解释,这为老君台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1997年9月19日,当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来到老君台,在台下立了一个石碑,用日语和汉语书写着“祝愿世界人民和平幸福”。我不知道梅川君是否参与过炮击老君台,但他心灵的震撼和困惑,可想而知。
老君台,相传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当初名为“升仙台”、“拜仙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代屡有修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下有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自汉以来,后人在老君台等老子遗迹及纪念地发起庙会祭拜老子,唐朝时最为鼎盛。史书记载说,历史上先后有汉桓帝、唐高宗、宋真宗等8位皇帝来鹿邑拜祭老子,历史文化名人更是不计其数。
老君台的神奇需要并等待着科学的解释。但不会击发炮弹的老子逼退了侵略军,用的正是“不争”之争,正是以无招胜有招,这难道不是他的学说的最好证明么?恐怕今天还无人能够给以否定的回答。
17日,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闭幕了,当这段文字付梓印刷时,正好也是9月19日,那位日军炮兵跪拜老子的日子。
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两千多年来,《论语》姑且不论,《道德经》也影响和启迪着代代国人,而且走出国门,成为不同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像看待希腊哲学那样,把它视做人类哲学的源头;海德格尔请人用中文把《道德经》中的语录记在硬纸片上,悬挂在自己书房的墙上,朝夕相对;马克斯·韦伯写下了著名的《儒教与道教》;当代著名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可查到的各种语言文字版本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000多种。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奥运会,只是一个契机。奥运会之后,中国文化势必会更为迅速猛烈地向世界传播。它的客观载体,是古老中国的重新焕发青春,是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壮大。世界,必将不再是西方文化独霸且对其他文化具有吞噬作用的局面。
因为中国文化是与西方不同的一种文化。它的内核不像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侵略性、吞噬性就像癌细胞,是他种文化的杀手。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不争、民主、平等、谦让、有序的文化,它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不具有侵略性。
一个历史例子,或许是最好的说明。当哥伦布们迈上新大陆的时候,第一个动作是在脚下插上他们的国旗,宣告这是某某王国的辖地。本地居民或早或晚陷人死亡甚至灭绝的境况。而在先他数百年的明代,一个中国的旅行家,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着他的船队,一直南行至非洲大陆,他沿途散发着中国的茶叶、瓷器和家具,带回象牙、玉器,沿途散播的是友谊和慈爱。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镜花缘》,艺术再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只是津津乐道沿途的所见所闻,无非是到了某个好玩的“小人国”而已。
马克思曾经说过的“温顺的”中国人,在今天有变化吗?中国富裕起来发达起来会称霸吗?中国会成为世界的威胁吗?
历史,是最好的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早就定过调子:“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仅是现在,还包括将来。关键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求和谐的。这和,是“和而不同”,容许求大同存小异,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这一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他说,中国文化,代表着世界的未来。换言之,那是历史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