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心”有点变味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03:00  扬子晚报

  火爆一时的开心网,曾让众多网友沉溺其中,但就在开心网狂轰滥炸的邀请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同时,开心网的铁杆粉丝也逐渐发现,开心网的游戏“变味”了……

  A 狂热后厌倦无聊游戏

  因为通过邮件邀请朋友加入可以获得500元“资金”奖励,所以很多白领就会经常收到来自朋友的邀请。开心网就是通过这种“病毒”式营销继续着它的互联网“开心”蔓延。如果网友热情不减,开心网或许会一直“开心”下去。不过,谁也不能保证这种热情能持续多久。

  开心网最出名的“争车位”和“奴隶买卖”也逐渐降温。一位网友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在两个月前开通了朋友买卖和换车位这两个游戏插件,这两个小游戏很快吸引了他,并促使他每天都要多次登录该网站来“赚钱”。一方面是为了与朋友分享乐趣,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停车位”和“奴隶”可以“买卖赚钱”。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该网友就开始厌倦了。

  “虽然开心网还在陆续推出新的游戏,但都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如今我几乎很少登录这个网站了。询问过我的朋友发现,他们也跟我的经历一样,在注册之初非常狂热,一两个月之后便失去兴趣。”

  开心网的小游戏并不复杂,说到买卖人口,“虽然我的‘身价’在不断的攀升,却一直是在几个朋友间流转。我很快不会再因为被派去煤矿挖煤而感到有趣。”一名已经产生厌倦情绪的网友表示,而开心网做的种种调查,也已经开始让自己觉得无聊了,“有时候,我甚至有种荒谬的感觉,一群人在一起认真的做一件无聊的事,有谁会真正关心‘你会不会陪女友去内衣店呢’?”

  网友们渐渐发现,开心网提供的乐趣,远远不如和朋友海吃一顿,或者一起大汗淋漓地踢一场足球。还有网友说,再有趣的笑话,听多了也会厌倦,开心网,再不想出些新招逗我们玩,那就“沙扬娜拉”了吧。

  此外,开心网的一些智斗游戏,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让人觉得腻歪。“当我在开心网上看见我的‘发小’时,感觉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网友小民说,也不乏开心网找到了小学同学的例子,的确,在开心网,有不少网友有了奇异的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令自己眼前一亮,交流中就找回了过去的记忆。

  不过这也意味着一个问题,在开心网上,许多人始终是在自己的已有朋友圈中打转,而发现故交的几率比认识新朋友的几率大得多。不少人对开心网的基本认识是交友网站,不过,一名资深玩家却告诉记者,“开心网目的不是让你多交朋友,只不过让你和老朋友有个新交流方式。”

  但是随着对这种交流方式的熟稔,最终逐渐会丧失掉游戏的新鲜感,曾经红火一时的游戏小圈子也将宣告瓦解。

  B 开心游戏变功利了

  开心网设置了一些游戏插件满足人们的一系列“私密需求”。比如买卖和虐待奴隶满足玩家的虚荣感、车位赚钱则带来虚拟成就感、举报非法泊车则适应都市人的恶作剧心理。“平时工作可能会有的一些小摩擦,常常也不方便多说,说出来会破坏同事之间关系,不妨通过举报、将他变奴隶来出一口恶气!”

  这种体验无疑是充满新鲜感的,但随着新鲜劲一过,开心网协调朋友之间关系的功能就被忽视和弱化了。很多网友将“争车位”和“奴隶买卖”变成了纯游戏,甚至研究出一些制胜的秘笈。“一些网友常常会一下子注册很多马甲,自己买自己,将自己的身价抬高,这样就没有人能买得起他了。”一些初级玩家听来很新鲜的玩法,对专业玩家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这样玩到最后也很没劲,没有了对手,不就成了自己和自己玩了吗?这肯定是违背了游戏的初衷。”很多网友表示,上开心网毕竟和那些打怪物做英雄的游戏不一样,如果纯粹是为了车辆和身价,很功利地玩,开心网这个原本创意是无功利色彩的交友网站,就已经完全变味了。

  C 开心网不是减压法宝

  不管怎么说,对很多都市白领来说,“开心”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品,开心网似乎在MSN的基础上让网络交流更近一层。“即便是平时在MSN上没什么由头不太聊天的朋友,也能在开心网上看到他的朋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参加了什么投票,这让交流变得更加简单,也让孤独的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心理专家指出,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白领喜欢玩这款游戏,主要是因为想在压力巨大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种亲密感,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减压方式。

  有网友对开心网的结论是:“无聊的人玩无聊的游戏,无聊的人做白日的梦想”,来看看开心网上投票最热门的都是什么样的话题。“1000块可以包夜明星,你包谁?”“给你800万,你开一家肯德基还是100家麻辣烫??”“一次性给360万,接下来360个月不发工资,不得跳槽,干不干?”因此,通过网络游戏来减压,只能暂时让白领们忘记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愉快,但问题还是客观存在。长时间通过敲打键盘这种机械的方式与人交流,难以感受到直面接触时的真情实感,也会对人的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张 楠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