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立体联动 多措并举

  ■王润年骆毅

  日前,来自长安区引镇、灵沼等乡街的112名青年务工人员经过区劳动部门的集中培训和“牵线搭桥”,由政府“买单”护送启程前往新加坡和江苏的彩印、包装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将达到2万元左右。这是长安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镜头之一。区委书记吕健、区长汪文展告诉记者,长安区在科学发展中,把建立长效增收机制作为兴区之策,坚持多措并举、同步推动,使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稳步提升,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提出立体联动发展思路

  今年以来,长安区委、区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将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提出了务工立业、自主创业、特色兴业的立体联动发展思路,各级政府通过培育主体,构筑平台,建立机制,迅速在全区形成了以全民创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劳务经济为补充的城乡增收新格局。

  实施劳动力就地转移,多渠道增加被征地农民收入是长安区推动两个收入增长的有效方式。大规模的项目开发使郭杜街道邓店村成为典型的劳务经济村。区、街两级政府为了帮助被征地农民二次就业,每年都专门举办电脑、家政等新型实用技术培训班,还邀请开发区相关企业到农民家门口举办招聘会,优先提供岗位。现在该村及邻近长里村、恭张等村70%的村民已在比亚迪、法士特、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获得了保洁员、生活老师、技术工人等不同岗位,月收入达到2000多元。记者了解到,今年初至今,长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采用“哑铃型”工作模式,两手同抓,向外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设立了工作站,固定专人联系用工单位,有针对性地对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有序输出,人数达到20万人次;同时以“两区四板块两基地”为依托,通过多种形式在入区企业开辟就业岗位,目前全区已有近8万名被征地农民摇身变成了令人羡慕的“蓝领工人”。

  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长安正处于城乡经济的转型时期,城市的多样化需求催生了许多传统农村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也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创造了机遇。滦镇街道上王村是最早经营农家乐的专业村之一,为了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长安区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基础建设、环境面貌、服务标准、经营规模等都已步入规范化。全村146户人家,已有118户从事“农家乐”经营,从业人数超过1000人,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与上王村“靠山吃山”不同,黄良街道西湖村20多户农民,按照公司+农户的形式,在自家院里办起了鸵鸟养殖基地,成为辐射带动周边特色养殖的“大哥大”。区乡联合还制定出台了扶持优惠政策,为资金不足的养殖户无偿提供小额贷款,并派科技人员定期上门传授技术,使10多万名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此外,为了帮助城乡群众搭建起持续增收的长效平台,长安区还在全区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先后投入了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对从事规模种植、栽培、养殖的农户和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为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担贷款贴息。区政府设立了100万元创业基金,加快非公经济发展,鼓励、扶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退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人才自主创业,使5000多名闲置待岗人员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74元,同比增长20.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739元,增长25.8%。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