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讲四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04:05  信息时报

  

“五讲四美”
陈肖霞是1981年广州市委树立的学习标兵。图为陈肖霞受到彭真的接见。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
1982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参加了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

  1982年3月27日,广州市小学生梁超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心情很不好,去给张大粮(娘)家扫地时,发现四二班的李伟先去了,下次我一定要比他早到……”

  【“五讲四美”】

  ●名词

  ●本义: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爱卫会、全国伦理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9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

  ●延伸:五讲四美,原本是思想道德层面的口号,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迅速地变成一场全民活动。

  拯救中国即将跨掉的一代

  提起2月14日,人们会想到情人节,这天玫瑰花和巧克力会脱销。而在中国的198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3月为新中国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

  做出这个决策原因是: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中国的广大青年“心灵里结了一层难以融化的冰凌”。前南斯拉夫《政治报》甚至刊文: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青年有可能成为垮掉的一代。

  1982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使中国城乡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有一个根本改观。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很快在全国展开。

  广州曾是“危险地带”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广州市已经走在了内地的前面很远,街上随处可以听到港台歌曲,人们穿着多样化,而内地依然是“老三色”。电视机、收录机等高档消费品,在内地依然罕见,但在广州许多市民可从海外的亲戚朋友那里得到。年青人不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真谛,蓄起长发,奇装异服,甚至纠合起来打群架。

  1981年2月,广州市委召开全市青少年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市委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要在全市的青少年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一学”。为了激励全市的青少年奋发向上,市委树立了几个典型人物,号召全市的青少年向他们学习。一个是海珠区青年民警卜东昌,他为保护群众利益相维护社会治安,孤身与20来名歹徒顽强搏斗;二是全国十佳运动员陈肖霞、容志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勤学苦练过硬本领;三是海珠市场售货员宗永强,刻苦自学外语和海洋专业知识,翻译了一本几万字的外文书,被某科研单位破格录用。

  广州是全国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12个重点城市之一,省、市委对此非常重视。当时的省长刘田夫在电视上发出号召,要求全省人民积极投身这一活动中,做到人人讲清洁,人人讲秩序,人人讲礼貌。于是广州市在1982年仅3月份就组织了4次卫生统一行动,上至党政军主要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均要参加。

  “全国第一街”南华西街就是从本次活动脱颖而出的。

  提出了美就是一种成功

  1978年10月16日,共青团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团中央书记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高占祥分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他意识到“文革”十年,传统美德被践踏,是非荣辱被颠倒。但是他也是刚平反,才从山沟里回到北京城。怎么抓整个中国青年的思想道德工作,他一头雾水。当时中国也没有心理学行业,否则肯定会有一场文革后心灵重建运动。高占祥只好去请教团中央的老书记胡耀邦。

  高占祥在中南海胡耀邦的办公室倾诉。胡耀邦想了想就说,开展青年工作,一定要有个具体的抓手,否则就抓不出东西来,并且一件事情不抓则已,要抓就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一浪接一浪,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去推动它”,“要搞就搞出名堂,震动地球”。

  高占祥还是不明白,那你到底是让我抓什么呢?胡耀邦说:“抓什么你也问我?抓什么要从实际出发,你要去调查研究!”

  离开中南海高占祥兵分几路,去上海、北京、武汉等地调查研究。他自己去了武汉,调查的情况让人心寒。一些顺口溜反映了这些状况,如“职工上班心在跳,担心家里门被撬;职工下班心在跳,担心路上被劫道;上班下班都在跳,担心孩子走邪道”等。

  他想到了古人在德育时曾提出过“三从四德”,以及孔子曾经说过的五美四恶。他找到了宣传部的同志一起研究,根据武汉和无锡等城市的一些经验,还有在“文革”前的五热爱,提出了在青年中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讨论完五讲之后,考虑到没有耐心听讲,他们爱美,喜欢美,所以又综合出了“五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环境美。但高占祥没有想到的是,他对青年爱美心理的琢磨,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五讲五美提出来,五讲没有人反对。反对集中在五美上面,首先是仪表美。有人说,现在的青年已经够臭美的了,袒胸露背,奇装异服,你还提倡仪表美?这到底是要把青年引向何方?高占祥感到很大压力,“这么上纲上线谁也受不了”。接着有人提出,邓小平刚刚提出艰苦奋斗,强调仪表美是不是强调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和中央的讲话精神是不是不一致?于是仪表美立刻就被放弃了。

  紧接着心灵美也遭到了质疑。理由是,心灵这种提法有宗教色彩,不能用。高占祥反驳“马克思的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这话可是革命导师列宁同志说的。反对者反问毛泽东同志有没有提到过心灵这个词?老高一时间还真没想出来毛泽东在哪里用过心灵,但他想到的是毛没少用“灵魂”这个词——“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灵魂比心灵还要有宗教色彩”。难道代表毛也有宗教情结?“心灵美”就这样保住了。

  “五讲五美”变成了“五讲四美”。五讲四美,是道德突围了政治,也是解放思想。在当时,“提出了美就是一种成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