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不敢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07:09  大河网-大河报

  □张静

  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银行储蓄已超过20万亿元,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城镇职工工资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3%。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对6919名公众的一项调查显示,81.8%的人把不花钱的原因,归结为基本养老保险力度不够;76.0%的人认为,新医保未明确,老百姓仍然担心看不起病。(11月4日《中国青年报》)2005年,《新周刊》曾以“中国欲望榜”为题做过一次网络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更多的钱”。可向往“更多的钱”,不等于想花“更多的钱”,而是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恐惧迫使人们企图以“更多的钱”规避风险。制约消费需求的原因有三种: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导致的购买力低下;应对未来消费需求导致的购买力暂时不足;公共品供给不足造成的购买力结构性失衡。其中,反映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福利保障体系落后,无疑是导致“有钱不敢花”的重要原因所在。

  笔者至今依然记得,十几年前花一万多元购买大彩电在亲朋好友之中稀松平常,而如今似乎已令人难以想象。十几年前的收入远非今日所能比,唯一不同的是,当时住房、医疗、上学无忧的人们很少为未来担忧。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明显地看到,流连于高档购物场所的多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除却可能存在的“灰色收入”之外,必须承认这一点——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使得没有后顾之忧的他们更敢花钱。这样的消费优势,显然是那些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之外的人们所无法比拟的。

  有关专家曾经指出,只有当制度具有明确性与稳定性的时候,人们才容易做出较长期的预期。有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制约消费的一块“短板”。当我们羡慕于高福利国家轻松惬意的居民生活时,正是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兜底”。实际上,社会保障并不总是经济繁荣的产物,与此相反,往往是在危机中诞生,并且成为克服危机的制度保障。

  目前,美国金融风暴正横扫全球,国内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对经济的更多拉动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相比起降息之类的货币政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容易增强民众的消费信心,从而释放社会消费能力,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动荡所带来的阴霾。新一轮危机面前,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其覆盖范围,有必要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