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庞中英: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带来根本变革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5:15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这真是一个改变美国和改变世界的美国选举吗?

  在中国,一说“政府”,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中央的国务院和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经常把中国的立法部门忽略掉。但是,在美国,政府的意思不仅是行政部门,更包括权力很大的立法部门,也就是国会(分为众参两院)。所以,中文舆论中,有时说的“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是很不妥的、很无知的说法。按照英文的直接意思,应该是“布什行政当局”或者“奥巴马行政当局”。美国总统要受到立法部门的相当制约。

  这次美国政府变更,不仅是选出一位美国总统,即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导人和美国三军统帅,而且包括参议院的部分改组和众议院的全部改组。因为民主党人不但当选总统,而且在国会两院占据多数,美国的政治之天是大变了。

  在这个情况下,民主党的奥巴马政权的任何“新政”,很容易得到同样是民主党国会的批准和配合。在这个意义上,民主党和奥巴马在竞选中信誓旦旦、一次次地许诺给美国选民的“(美国)需要的改变”大概比较容易做出。但是,这不等于美国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斗争不存在了。许多在国会的民主党政客出于各种考虑,将不得不出来制约他们的民主党行政部门。

  美国政治的历史告诉人们,选举结束后,新政权是否将带来竞选时承诺的改变,却经常是不一定的。

  过去的一年,民主党和奥巴马带给美国选民的是一个巨大的“空头支票”。这个空头支票能否兑现,将“大考”奥巴马政权。之所以说这次选举是空前的、历史性的,也包括民主党为夺回政权而开出的巨额“支票”。这个支票的金额越大,兑现的难度越大,甚至不可能兑现。

  这不等于说,奥巴马政府将放弃庄严承诺的“改革”,而是说,竞选时说的改革是一回事,执政后进行的改革是另一回事。“缩水”、“变形”是极为正常的政治现象。某些竞选语言是夸大、夸张,竞选就是竞选,许多“承诺”不过是策略。

  不仅美国人,世界许多地方的人,对奥巴马政权寄予许多期望、也表达了他们的预期。这些期望或者预期,随着美国竞选的深入,特别是金融风暴的席卷,更强、更多、更高。不过,美国内外,奥巴马的支持者、同情者,不计其数。但是,正因为这种预期和期待太高,美国人和世界人,可能不免要失望。奥巴马政权不可能、也不会满足这样高的预期和期待。

  讲了上面两点,我想起设在英国的欧洲改革中心(CER)去年11月曾发表一份具有警示意味的报告《美国选举和欧洲:即将到来的高预期之危机》(TheU.S.ElectionsandEurope:TheComingCrisisofHighExpectations)。

  其实,许多政治危机正是因为承诺的“支票”无法兑现,或者无法在人们期望的时间内兑现而发生的;许多政治危机也正是因为人们的高预期转变为高失望产生的。

  奥巴马政权建立在布什政府8年的“烂摊子”上,可以说,加上金融危机,他和他的团队正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受命于危难之际”,美国也可说是要“百废待兴”了。尽管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基本面”仍然很好,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遭受外来的致命挑战,却在内部存在着深刻的问题。既然是“烂摊子”,要根本转变,没有一段时间,没有真正推出让人信服的新政,哪能那么容易!

  说来也奇怪,奥巴马竞选期间,其实,美国人和世界人并没有听到他及其团队说出任何可以根本改变美国的不同的、新的大政方针。他只是不断地说要“变革”,跟在他后面的人群和利益集团也在高喊“改革”,但改革到底是什么?如何改革?奥巴马们并没有说清楚!几次电视辩论,几次演说,几篇发表出来的政策文章,以及其提纲挈领式的外交政策,人们根本看不出来,奥巴马的所谓不同于布什政权的“改革”到底在哪里!

  布什政府的天文数字的战争开支,以及他最后使用美国公共开支“救市”,已经使美国财政陷入巨大的雪上加霜的赤字状态。增发美元、举借国债、增加税收,都是牵动许多的国内外利益的大事。相信不久,现在支持奥巴马的,期望奥巴马有所改革的许多人,有可能转化成奥巴马政权的对立面。

  奥巴马许诺的从伊拉克撤军,将不可能立刻兑现。奥巴马许诺的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将可能因为美国仍然不能平等对待欧洲、美国不可能真正在气候变化、人权等问题上缩小与欧洲的分歧而不了了之。

  美国大选确实是历史性的大选,奥巴马已经创造历史,但奥巴马本人能否最终成为历史性的美国总统,还不在于这次选举,而在于他上台后怎么执政。如果他就是能言善辩,巧言令色,也就是会选举,利用布什政权的历史性失败上台,而最后不能在施政上同样创造历史,那么,这次选举的历史性不过仅仅是第一个黑人美国总统而已。

  我的总体看法是,主张“改革”美国容易,但真正“改革”美国不容易。美国新政府,包括奥巴马当局和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将到底给美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是福是祸,很快就有答案。人们只要密切观察2009年的美国政府内外政策及其效果就够了。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