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土地走来新型人才方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2:01  大江网-江西日报

  

红土地走来新型人才方阵(图)
国防生在进行战术训练。

  在军队干部培养制度改革的浪潮中,一个新型人才方阵在江西高校迅速崛起。他们不是军校的学员,却承载着军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学习生活在地方高校,毕业后却要成为光荣的军队干部。他们就是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群体。

  今年9月,南京军区联合工作组对10所签约高校毕业国防生进行量化调查分析,该校育人成果显著:已毕业的3届国防生,100%军事技能体能达标、100%按期通过学分考核、100%主动申请到作战部队一线和艰苦地区任职,全部胜任部队基层指挥岗位,无一人违约、无一人遭淘汰。

  3个100%和一个“零违约”,展示了红土地新型人才方阵的风采,标志着该校成功探索出国防生培养的新模式。

  对接高校育人规律,建立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安哥介绍。

  2004年,该校与南京军区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后,狠抓落实,做到“教育管理纳入学工部门职责,队伍建设、表彰奖励优先;军政训练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师资保障、场地使用优先;招生选拔纳入学校招生规划,宣传发动、专业选择优先;经费开支纳入学校财务预算,项目审批、资金保障优先”。同时,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以3个国家级、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支撑,建立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出台与高校育人规律接轨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国防生郑兆鹏,原以为“考上国防生、入学即就业”,学习可以松一松。谁知大一头两个月,学习频频亮“红灯”。后来,他不但学习进步了,还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郑兆鹏说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学校的三个举措:“名师出高徒”,国防生文化专业任课老师中,教授、副教授占三分之二;“量身定做成才路线图”,学校和院系对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教学都进行了规划,对什么阶段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进行了科学分解;“调课一支笔”,不管什么理由,即使占用一节文化课,只有主管校长才能批,事后还得补上。

  今年7月,该校教务处一组数据引出耐人寻味的对比:学生期末考试优秀率,国防生73%、普通生40%;考研录取比例,国防生25%,高于普通生6个百分点;学分考核通过率,国防生100%,普通生为9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教育专家慕名而来,都把目光聚焦在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俄罗斯一位教育专家现场了解国防生的学习情况后,惊奇地耸耸肩说:“训练占用那么多时间,学习成绩还那么好,不可思议。”国防生涂振海则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也没有理由学不好。

  目前,该校92%的国防生获得过学校、省市和国家各类奖学金。

  对接部队任职需求,锻造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

  走进该校国防生大楼,浓浓的军营氛围扑面而来:国防生宿舍与部队战士宿舍一样,被子棱角分明,物品摆放统一,就连牙刷牙膏也指向同一个方向……

  “‘80后’的国防生,为什么能够全部胜任基层指挥岗位?”在南京军区驻该校选培办公室,刘国党主任高兴地道出其中奥妙:关键在于校党委紧盯国防生毕业到部队基层任职这个“末端”,突出“第一任职”能力素质,打造“第一任职”实践平台,确保国防生能力素质与部队任职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于是,部队任职需要什么素质,该校就搭建什么样的培养平台,一整套促进国防生军事素质成长的措施脱颖而出:

  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成立“国防生培养课题组”,主动到军区机关和一线部队调研人才需求。规划200亩土地,在南京军区签约高校中,建起唯一的400米渡海登陆障碍场和战术训练场,国防生放下书包,就能走进训练场。自筹资金2100余万元,新建功能齐全的国防生大楼,实行开放式学习、军校式管理。建立与部队接轨的训练机制,每年暑期,采取分级培训办法,把大一国防生拉到省军区教导大队,强化体能训练;把大二国防生拉到南昌陆军学院,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把大三国防生拉到作战部队,进行战术协同训练;对于大四国防生,则进行长途奔袭训练,野营拉练直上井冈山。

  国防生“第一任职”实践平台结出累累硕果。

  在校内,在刚刚结束的抽考中,622名大二以上国防生训练成绩全部达标,其中优秀达84.5%。

  在部队,该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9名国防生,在部队任职第一年,6人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3人荣立三等功。

  对接革命传统教育,打牢国防生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

  青春的梦想充满浪漫,军人的理想写满奉献。该校党委敏锐地意识到,要把青年学子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必须把政治合格作为培养的“第一标准”,打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

  针对大学校园思想活跃、国防生入学动机多元的现实,该校充分利用红土地上丰富的红色资源,开设了一个个学习革命传统的课堂。每年开学,组织新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在先烈面前庄严宣誓;每年清明,组织国防生徒步到方志敏烈士陵园,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每年暑期,组织国防生到井冈山学习革命传统;临近毕业之际,组织国防生开展“重走红军路、当红军传人”野营拉练活动,把军魂意识一点点融入国防生青春的血脉。

  该校还按照部队思想教育的要求,每学期在国防生中开展一至两次专题思想教育活动,人人撰写心得体会,装订成册供大家阅读。与此同时,建立班级辅导员、选培办干部、国防生党员、模拟连骨干“四位一体”的思想骨干网络,真正做到“思想工作随时做,思想扣子随时解”。

  采访结束时,记者有了一条清晰的思路,该校国防生在校提前实现由青年学生向合格军官的素质转型,得益于全新的国防生培养模式。这就是:素质标准明确,与部队任职需求接轨;培养方案明确,与高校育人规律接轨;目标定位明确,与培养补充方向接轨的“三个明确三个接轨”模式。正是在这个培养模式中,红土地走来新型人才方阵。

  徐政武 本报记者李文亭 文/图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功 场地 就业 被子 标志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