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大学生心病 每校至少配两名专职老师

  今年的10月份,对老师们来说是黑色的:先有山西和浙江两地的“弑师案”,后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砍死副教授程春明。在昨日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成为了各高校负责人最为关注的话题。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要求,2010年前省内各高校要按1:3000的师生比例配备专职教师,每所高校配备专职教师不少于2名。

  调查:

  约两成大学生心理有障碍

  昨日,记者来到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办公室时,学生小李正在看书。“他是强迫性思维,已有3年病史,在这里接受治疗一年多了。”据一位姓李的老师介绍,像小李这样接受治疗的学生还有十几个。据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统计,近两年该校存在各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占到了18%~25%。

  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高校采取的做法一般是班主任或心理辅导员先找其谈心,如果情况仍不见好转,会将其转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但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一位老师说,该中心每年接待的学生大约有600余人次, 与学校40000多学生的总量相比,实在太少。

  记者随机在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两校内询问了20名学生,有15名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在哪儿。

  反思:

  咨询老师不够

  据了解,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三级心理管理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各学院党总支、学工办及学生心理气象员。根据新生入学心理档案,各高校会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监控,主动找他们进行心理治疗。

  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主任孔勤认为,设立学生“心理气象员”非常有效,阻止了一些悲剧的发生。同时,通过宣传,这两年主动到心理中心咨询的学生已呈上升趋势。该校共有8个专职心理教师,接待同学们的咨询忙不过来,她准备近期再引进两位。

  “但省内像西南财大那样做到三级网络健全的高校没几个。专业人才匮乏,是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据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内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尚属起步阶段,多数市属高校或者高职类院校中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很普遍。

  建议:

  心理课应成大学必修课

  除了教师缺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也是一个问题。

  “小学时还学心理健康教育,到了大学好像就没了。”成都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小雷认为,大学里没有心理健康课,但会发一些相关书籍和资料,但这些东西既枯燥又乏味。大多数同学心理疏导都是通过网络或游戏完成的,实际上很容易产生问题。

  大学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对此都持赞同意见。在他们看来,“有很多大学生的过激行为,其实都是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避免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王梅认为,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好的信号,但心理课程还应当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科目,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学龄,分年级开展不同的心理辅导课程,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

  本报记者 汪玲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