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元收购三鹿,未必“三星高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5:14  大河网-河南商报

  ■司振龙(教师)

  近日坊间传得沸沸扬扬的“三鹿被收购”事件有了新进展。昨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三元和三鹿已经达成内部协议,收购其7家核心工厂,即将上演“蛇吞象”。(11月5日《河北青年报》)

  1

  三元收购三鹿上演“蛇吞象”

  媒体用“蛇吞象”一词描述三元对三鹿的收购,恐怕是再精准不过了。三元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毕竟只是区域品牌,年营业收入也只有十几亿,收购三鹿7家核心工厂,无异于“吞”下了一头“巨象”。

  据称,伊利、蒙牛方面对此均表示,就算三元凭借这次收购,其业务扩大到上百亿元,也就是进入“二线品牌”罢了,并不能对自身构成多大的“威胁”。一则在“吞”下之后如何消化“象体”,如何盘活三鹿的巨额资产。二则即便收购的资产盘活了,现实的生产能力也继承了,但三元自家的销售线能承受得了吗?而业已破败的三鹿原销售网络,还有多大的再利用价值?

  2

  “蛇吞象”弊大于利

  不言自明,与“是否能产”相比,作为终端的“是否能销”,将更深刻地决定着三元“蛇吞象”或喜或忧的未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忧的成分要更多点。

  一方面,“奶业巨头” 们自是不会坐视三元做强做大,以至于替代已殁的三鹿成为其新的劲敌,选择了“蛇吞象”的三元,无疑也同时选择了去面对更逼仄、残酷的行业竞争。而更致命者,还在于另一方面,亦即不仅三元“吞”的三鹿这头“象”,被举世公认含有“结石”,消费者纷纷避而远之,事实上,以“三鹿奶粉”事件为标志,“结石”二字也未尝不是烙在了整个中国奶行业的脸上,成了一道抹之不去的暗影,收购三鹿的三元则更不例外了。

  3

  期待险棋能逢凶化吉

  近日牛根生祭出“万言书”、哭求各方“救救蒙牛”以阻外资并购的表演,使我们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中国奶行业濒临于幻灭边缘的真相。若置于这一行业大萧条背景之上而论,三元之所以收购三鹿,上演一幕“蛇吞象”大戏,与其说是因为它“贪心不足”而试图趁机扩张,倒不如称之为一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棋。

  我们诚愿,三元这一步处处写满“凶相”的险棋,最终可以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开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新市场,对其自身而言,化解高风险则意味着高回报,以此而比肩“奶业巨头”亦属可能。而对于整个亟待救赎的中国奶行业来说,或许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吧。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