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6:58  深圳商报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11月4日,奥巴马一家现身芝加哥,参加大选获胜的庆祝晚会。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这是奥巴马(右)幼年时与母亲的合影,照片摄于20世纪60年代。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1979年奥巴马(中)在纽约与外祖父斯坦利·邓纳姆和外祖母梅德林一起庆祝高中毕业。抚养奥巴马长大的外祖母在选举日前一天去世。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5年后,奥巴马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成为院刊《哈佛法学评论》的首位非洲裔编辑。1991年奥巴马毕业后移居芝加哥。
奥巴马诠释“美国梦”
▲在芝加哥奥巴马从事民权法的工作,并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教。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诠释了何谓“美国梦”。

  奥巴马在平民单亲家庭长大,先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涉足全国政坛不足4年即成为美国主要党派首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在与对手共和党老将约翰·麦凯恩的角逐中多数时候占据优势,最终成功入主白宫。

  奥巴马意气风发之际,正是美国政治经济影响力衰落之时。无论是美国发动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继续的两场战争,还是重创华尔街的金融海啸,都令这个世界超级大国尽显疲态。众多美国选民此时选择奥巴马,或许期望借他的“美国梦”照亮这惨淡现实。

  非主流身世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奥巴马的身世也不多见,在白人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政坛算得上绝对非主流。

  奥巴马的母亲是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白人女性,18岁时嫁给奥巴马的父亲、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老贝拉克·奥巴马。小奥巴马两岁时,父亲离家而去,父子二人8年后见过一次,以后再无往来。

  奥巴马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在远离美国本土大陆的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度过少年时光。少年时代的奥巴马虽然聪明,并未显出特别的过人之处。

  “他没有紧迫感,也没有什么抱负,”奥巴马的印尼裔同母异父妹妹马娅回忆道:“他那时不过是个操心与朋友游玩、打篮球、冲浪、还有吃吃喝喝的普通青年。”

  与母亲在印尼生活的4年间,奥巴马从不介意小朋友们称他“黑鬼”。为能与邻家孩子玩到一块儿,他会坐在院子的围墙上,像一只大鸟般摇晃双臂,嘴里模仿着鸟叫声。除外形外,他完全融入印尼生活。

  母亲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曾经每天早晨4时起床,辅导奥巴马学习英语,且在奥巴马10岁时把他送回美国夏威夷,入读当地精英预备学校。就读高中时期,奥巴马与外祖父母一起在夏威夷生活,像其他美国孩子一样参加教堂的唱诗班活动、打高尔夫球和玩扑克。

  直到高中毕业后,奥巴马才回到美国本土大陆生活,入读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西方学院。在那里,奥巴马首次涉足政治,在当时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集会上发表演说。大学时代的奥巴马仍显低调,宿舍内同学讨论政治话题时他难得发言。

  在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结束学业后,奥巴马前往第一大城市纽约,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学位。在纽约工作几年后,奥巴马搬到有着众多黑人人口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逐渐了解并涉足政坛。

  回顾自己的身世和历程,奥巴马觉得难以置信。2004年,在上一届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初出茅庐的奥巴马自我介绍时自嘲说,他不过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和离奇身世的“瘦子”。

  当时的奥巴马在美国政坛几乎无人知晓,但他的演讲却充满信心和希望,赢得在场民主党元老们起立鼓掌。

  “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我的故事都不可能发生,”奥巴马在4年前的那个夜晚说道,正如他今日以自己所走历程告诉选民“美国梦”的存在。

  竞选梦之旅

  自从去年年初宣布参加总统选举以来,奥巴马近22个月以来取得的成绩好似踏上一段“梦幻之旅”。

  奥巴马最初宣布参选总统选举时,无论政界、还是媒体,没有多少人看好他的前景。他资历太浅,2004年首次当选为代表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除了先前8年连续任职州参议员,奥巴马别无从政经验。

  他的身世和背景过于非主流,非洲裔血统容易触动美国政治生活中最为敏感的种族话题。甚至个人优势也可能成为危险因素:他的性格魅力、出众口才和过人学识或许会授人以柄,促使政敌指责他夸夸其谈、缺乏实干经验。

  今年夏季民主党内预选结束时,奥巴马出人意料地击败了有“民主党政治机器”之称的参议院同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即使这样,在与共和党老将麦凯恩的对决中,现年47岁的奥巴马仍然令人捏一把汗。

  决战逼近之时,奥巴马似乎越战越勇。涉及种族话题,奥巴马不再闪烁其词,与曾发表种族过激言论的“心灵导师”詹克斯·赖特断绝关系。

  针对他从政经验不足的指责,奥巴马以自己竞选班子的成功运作予以反击。参选之初,奥巴马可谓“一穷二白”:既无财力支持,在首都华盛顿政坛也人脉有限。但从党内预选至两党对决,奥巴马的竞选班子始终按部就班地运行。不仅动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高技术手段发动年轻选民支持,还成功募得高额竞选资金,9月创下筹款1.5亿美元的纪录。

  竞选进入最后阶段,奥巴马围绕经济、伊拉克战争等重大议题表现更充分的灵活性,展示作为未来国家领袖应有的务实精神。

  自9月底以来,历次民意调查获得的结果显示,奥巴马所获选民支持率一度超过麦凯恩近10个百分点,且持续保持领先态势。美国前国务卿、非洲裔共和党人科林·鲍威尔公开发表声明,支持奥巴马。

  大部分美国选民当前关注如何修复美国经济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奥巴马出身平民家庭,自称是华盛顿政坛的“局外人”,承诺改变的竞选宣言正符合选民关切。

  零距离现实

  如果说选民对现实的不满偶然促成了奥巴马的得势,那么,长期务实和勤奋努力则是他实现梦想的必然因素。

  芝加哥是奥巴马事业起飞的地方,组织社区工作是他在那里的第一份职业。那时候,奥巴马每天拿着地图,开着一辆旧“本田”车穿行在芝加哥的贫困社区内。他与当地黑人牧师一起,动员中低收入黑人参与改变生活处境的项目。

  当年与他一起工作的洛蕾塔·奥古斯丁—赫伦回忆说,奥巴马“看似年轻而温柔”,不少女士喊他“娃娃脸奥巴马”。

  不过,工作中的奥巴马“公事公办,尊重人,与人打交道能力非凡”。据奥古斯丁—赫伦回忆,“他总是让执行任务的人们一起取得进展,完成任务。”

  与奥巴马共事过的一些人对他的处事能力评价颇高。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为解决问题,他愿意抛弃个人因素,把持不同意见者团结在身边;他勤学好问,而且慎下结论。

  结束社区工作之后,奥巴马考取哈佛法学院。在这所美国法学界名校,他成为知名专业学术月刊《哈佛法学评论》的首位黑人主席。奥巴马后来回忆说,哈佛的教育意味着“你能够承担风险,你可以尝试改变社会,同时还脚踏实地。”

  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奥巴马选择回到芝加哥,有计划地开始政治生涯。他就职的律师事务所规模不大,但与政界联系密切,以处理民权纠纷的诉讼见长。他在事务所与妻子米歇尔相识。

  奥巴马夫妇安家在芝加哥大学附近种族杂居的社区。那里是各种自由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居住地,奥巴马因而结交不少朋友。

  “他搬进一个即使毫无背景的独立竞选人也能够胜出的地方,以选择在那家事务所工作的方式,他声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分析师唐·罗辛说。

  奥巴马真正参与政治是在1996年,即成功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那年。“喜欢奥巴马的人认为他是个有条理的聪明人,而讨厌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个精于算计的政客,”罗辛说。

  直到2004年当选联邦参议员,奥巴马才正式踏上全国政坛。奥巴马的学识和口才深得当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赏识,得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没有所谓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没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裔和亚洲裔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4年前,奥巴马在党代会上如此描述他梦想中的美国,从此成为美国政坛新星。

  4年后,奥巴马试图向选民描述自己的“美国梦”,希望获得入主白宫的机会,弥合美国的政治、种族和经济分裂。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家谱超级复杂 多元文化的“混血儿”

  奥巴马在其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奥巴马具有一半的非洲牧民血统,他的父亲老贝拉克生于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一个牧民家庭,属于肯尼亚第三大民族卢奥族。他在肯尼亚时就娶了第一个妻子,并育有两个孩子,儿子罗伊和女儿奥玛。老贝拉克还与另一名肯尼亚妇女生过一个儿子。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老贝拉克于1960 年去美国夏威夷读书,在那里与奥巴马的母亲雪莉·安·邓汉姆相遇并结合,生下奥巴马。

  奥巴马的母亲说,老贝拉克在和她结婚的时候确实已经与肯尼亚的老婆分开,但“由于乡村婚礼无需办理正式文件,所以他们的离婚也没有文件证明”。

  1963年,老贝拉克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因为是穷学生,所以没有带妻儿前往。长期不在一起后两人关系破裂。博士毕业后,老贝拉克和一个名叫露丝的美国女子结婚,露丝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老贝拉克博士毕业后带着露丝回到肯尼亚,在肯尼亚,露丝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于车祸。

  老贝拉克返回肯尼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由于性格耿直经常提意见,得罪了政府高官和上级,他被逐出政府部门,他想去石油部门工作,他原来的政敌让他去不成,无奈之下,他只能去一个很小的水利部门谋职,收入也不好,住得也很差。这时从美国跟来的妻子露丝对现状极为不满,两人于是分手。老贝拉克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经常借酒浇愁。

  终其一生,奥巴马只与父亲一起相处过一个月。那次是老贝拉克在肯尼亚过得很失意后再次回到美国,在这之前,老贝拉克的第二个白人妻子露丝已离开了他,老贝拉克想和奥巴马的母亲雪莉破镜重圆,但是奥巴马的母亲已经和印尼的丈夫结合。

  1982年,老贝拉克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奥巴马没有去肯尼亚参加葬礼。得知父亲死讯的那个晚上,奥巴马做了一个有关父亲的梦,梦中他们相见时,俩人热烈拥抱,奥巴马开始抽泣。醒来后,奥巴马发现自己还在流泪,那是他第一次为父亲流泪。(宗和)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