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背着麦苗来求助带着“药方”回家去 周口一农妇为患病麦苗求医,小麦专家仔细研究后给出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7:09  大河网-大河报

  

背着麦苗来求助带着“药方”回家去 周口一农妇为患病麦苗求医,小麦专家仔细研究后给出建议
□记者梁振廷实习生朱霖王玮皓文记者杜小伟图

  本报讯 “多亏大河报记者帮俺找农业专家,这下俺村的麦苗终于有救了!”昨天下午,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门口,一位来自周口的女村民激动地说。

  该女子名叫赵成莲,是周口鹿邑县杨湖口乡水牛张村人。她说,今年10月中旬,她在自家的4亩地里播下了小麦种。不久,小麦发芽长出了嫩苗,可她发现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刚长出的嫩麦苗发黄,然后渐渐出现枯萎、死亡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不仅她家的麦苗是这样,乡亲们家的麦苗也不同程度出现了这种现象,共计有近千亩。“种了几十年麦子,还从来没碰见过这种事,这些品种的麦子往年都种过,没啥问题,难道是土壤的原因?”赵成莲说,她和村里几个人专程去了县里找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观察后说可能是因为缺乏某种矿物元素所致,怎么治他们也说不好。

  眼看着变黄枯萎的麦苗一天天增多,赵成莲焦急万分。11月4日晚,她受村民之托,背着麦苗和土壤来到郑州,让在郑州工作的儿子想想办法。

  “我虽然在农村长大,但麦苗出现这样的病,也是第一次听说。着急之中,我想到了大河报新闻热线。”赵成莲的儿子田先生说,希望记者能帮助找农业专家给麦苗“把把脉”。

  昨日下午2时,记者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取得联系后,陪同赵成莲母子,带着“患病”的麦苗和土样,来到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凑巧的是,当记者等人刚步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的大门,就见到了研究中心的副所长王绍中。

  现任小麦研究中心副所长、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理事长的王绍中经一番观察和询问,得知赵成莲家今年实施了秸秆还田,且之后也未用丁字耙耙实的情况后,果断地说:“问题就出在这儿!”

  王绍中说,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秸秆还田后,土壤容易变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这会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刚发芽的麦苗由于根部与土壤接触不充分,无法充分吸收养分,所以才会出现发黄枯萎的情况。正常情况下,麦苗播种后应用丁字耙耙实或用石磙碾压,使土壤与种子接触紧密,才能够正常发芽。

  针对现在的情况,王绍中开出了“药方”:“只要将硫酸锌和磷酸二氢钾与水适量混合,然后对有症状的麦苗喷涂即可。”

  王绍中还补充道,以后在撒化肥的时候,只要在化肥里掺入少量硫酸锌,即可避免这样的情况。

  知道了麦苗的“病根儿”,还拿到了专家给开的“药方”,赵成莲笑着说,她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她催促儿子把自己送到汽车站,说要赶紧把这个“药方”告诉乡亲们。M

  经过观察和询问,王绍中副所长找到了麦苗的病因。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