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边观景赏绿 地下候船泊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15:05  新民晚报

  2004年12月2日凌晨,十六铺客运码头候船大楼爆破成功,老十六铺退出历史舞台。怎样填补“十六铺”三个字在上海市民心中的空白?昨天记者获悉,预计于2010年完工的十六铺码头改造项目已初见端倪,新十六铺的功能将转向观光旅游。

  通道变身景观平台

  旧时装卸货物的通道将“变身”为景观平台,原本熙攘的码头将成为一个供旅游、餐饮的步行街道。

  7.4米、5米,这两个标高将平台分为三个层次:景观平台、亲水平台和水域部分。景观平台标高7.4米,“亮点”是向黄浦江延伸10余米的中心平台。亲水平台标高5米,起着连接景观平台和钢引桥的作用。水域部分则包括了港池、弧线型的钢引桥和趸船(供船舶停靠用)。另外,水域部分的南北两侧设置无障碍升降平台,方便残障人士登船。

  整体建筑挪到地下

  地面“现绿”,地下餐饮——这是改造项目的全新考量。三座体量小巧的建筑将“撒”在新十六铺码头上,它们之间用玻璃顶棚、绿化点缀,形成一条绿色通道。

  现身地下的大部分建筑,将在6.3万平方米里“做文章”。地下一层是黄浦江水上旅游中心,南北两端各自设置了候船空间,伴有餐饮与零售服务功能。地下二层“一分为二”,北侧是货车停车场,其余空间以商业功能为主。地下三层是停车场。

  利用江水绿色环保

  地面建筑大大减少,但用以排热、排气的烟囱和冷却塔怎么办?设计师们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利用黄浦江天然水资源作为空调冷却水,在给空调“降温”的同时,也缓解了噪声、排热等问题。

  防汛墙、地下连续墙和地下室围护墙,原本都有相应厚度,三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三墙合一后,可用空间增加了,也顾及了安全防汛。

  本报记者晏秋秋实习生查敏杰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