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寒冬将至 茂县中小学急需越冬物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03:4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闵捷 通讯员 白皓

  

寒冬将至茂县中小学急需越冬物资

  夜间温度接近零度,四川省茂县飞虹乡小学的学生们只垫着薄薄的褥子,地下摆放的是学生们穿的凉拖鞋。

  白皓摄

  11月7日是立冬时节,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地震重灾区——四川省茂县,11月6日的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10摄氏度左右,夜晚的最低气温接近零度。伴随着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茂县用于购买越冬物资的应急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需要。

  面对就在眼前的寒冬,茂县正一面尽力筹集防寒用品,一面盼望着越冬物资的援助。

  汗臭味的教室,不敢开窗户

  茂县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周与北川、绵竹、什邡、汶川等9个重灾县(市)相邻,是受汶川大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县城之一。走在茂县的老街上,许多房屋外表看着并无大碍,进去后才发现墙体布满了十字形裂纹,基本都是危房,无法继续使用。当地百姓称茂县是“没倒的废墟”。

  11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茂县飞虹乡小学。飞虹乡小学距茂县县城约28公里,教学楼在地震中严重损坏,无法使用。

  走进飞虹乡小学,记者看到操场上全部搭起了板房,由于操场面积不大,板房之间的距离大约只有两米。

  茂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卜源告诉记者,由于场地和生活条件有限,现在校内只有一至三年级学生,四至六年级学生到对口援建的山西省复课了,目前全校大约有120名学生,住校的有85人左右。

  在板房教学区,一年级的学生们正在上语文课,黑板旁的前门敞开着,后门紧紧关闭,靠近前门的学生都耸着肩,把伸进衣袖的小手夹在两腿间,眼睛盯着书本。

  此时教室外正刮着大风,气温大约在10度左右。

  为了不打扰正常教学,记者在门外等待学生们下课,在等待的10分钟里,记者靠不断地蹦跳保持身体的热量。

  下课铃响后,学生们一股脑冲出教室,开始在狭窄的通道上跳着。

  看着蹦蹦跳跳的学生,刘卜源一脸无奈,“怕娃娃们冷,就要求课间加大运动量,这是我们让娃娃们防寒的土办法”。

  走进一年级教室,记者呼吸到一股夹杂着汗臭味的空气,越往教室中间,汗臭的味道越浓烈。

  记者问身边的同学是否觉得空气不新鲜,一名女同学笑了笑,说男生下课在外面活动了,回来就一身汗臭味,每天都这样,已经习惯了。

  走到窗边,一名同学正在整理书本。记者试图打开窗户透气,但刚打开一个小缝,寒风一下子就灌了进来,整理书本的同学一阵寒颤,记者也是满身鸡皮疙瘩,无奈之下,只好关紧窗户。教室内依旧是夹杂着汗臭味的空气。

  名叫刘涛的同学对记者说:“板房的缝缝里老是有风,特别冷,要是有个烤火的就好咯”。刘涛身旁的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一个同学大声说:“有房子读书就不错咯”,紧接着又是一阵笑声。

  晚上睡觉前洗个热水脚都困难

  走出教室,刘涛带着记者来到板房宿舍区。在刘涛的宿舍里,记者看见4个上下铺的铁床紧紧靠在一起,床铺下摆放着花色一致的凉拖鞋。透过板房顶上接缝处的缝隙,可以直接看到蓝蓝的天空,寒冷的风也顺着这条缝隙,不断地吹到学生们的床沿。

  躺在刘涛的床上,记者感到一阵冰冷,重重的潮气立即传遍全身,翻开床单,只有一床薄薄的垫絮,床头放着一床叠好的薄棉被。身旁的同学说,这都是地震以后发的,所有同学的都一样。

  记者随手拉着身旁一个同学的小手,发现粗糙的小手上满是灰尘,指甲缝里塞满了黑褐色的泥巴。

  “今天洗手了吗?”

  “没有。”

  “老师要求每天都洗手吗?”

  “要求了。”

  “那你怎么没洗呢?”

  “水好冷噢。”

  记者找到了同学们洗手的地方,一条排水沟旁的墙壁上伸出三个阀门。轻轻扳动阀门,一股清水流出,记者试着洗了洗手,不到10秒钟,整个手冻得通红,几乎僵硬。

  刘卜源告诉记者,灾后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不要说孩子们洗手的水凉了,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洗个脚都困难。

  每天晚上,飞虹乡小学食堂的工作人员都用炒菜锅烧一锅水,供住校学生晚上洗脚。“一锅水根本不够80多个人用,很多同学将就用凉水洗,有的男同学就不洗了。”一位女同学说。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沟口乡小学。沟口乡小学的后勤主任孙福田老师带记者来到学校厨房,大厨指着炒菜锅,对记者说,每天炒完菜后烧一大锅水,要洗脚的同学可以来打水。

  记者在沟口乡小学随机询问了10名同学,所有同学都表示不是每天晚上都有热水洗脚,4名同学偶尔能用热水洗脚,另外6名男生都是用凉水洗洗了事。

  对于不用热水洗脚的原因,同学们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热水不够。

  “学校的洗脚水供应都有很大困难,更不用说洗澡了。现在学校没有多余的经费,灾后大家都很困难,我们只有自己克服。”孙福田显得十分无奈。他私下告诉记者,要是有人能来捐一两台热水器,那全校的孩子们不知道有多高兴。

  站在沟口乡小学的门外,刘卜源一直低着头,他告诉记者,他管辖范围内的35所乡镇学校情况都是如此,每当想起孩子们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他就会很愧疚、很着急。

  “以前黑虎乡的学校里有一台大热水器,全校的住校生都能洗澡,那真是好。”刘卜源说,“现在受灾了,全国上下都不容易,学校里哪怕有台小锅炉,娃娃们能洗上热水脚,也算不错了”。

  70万元,让刘卜源和他的同事伤透了脑筋

  采访中,刘卜源向记者提供了《茂县教育局关于落实有效措施,确保学生2008年秋季学期安全越冬的通知》,这个文件明确表示要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开支一定资金,用于购置取暖电器,保证学校在最冷的时候每个教室有两台取暖器。

  刘卜源告诉记者,生均公用经费原本只能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但鉴于茂县海拔高、温度低的实际情况,教育局决定先购买急需的取暖器,是应急之计。

  在未来一个月内,教育局要求学校在严冬时,每天为每个寄宿制学生提供一瓶热水,用保温桶为学生集体提供饮用水,同时保证食堂每天提供热饭、热菜。

  此外,教育局还决定购置5000床棉被,用于特别寒冷的学校和年龄小、身体差的寄宿制学生。

  面对文件上的数字,刘卜源很焦虑。

  全县乡镇学校总共有两万名学生,按每个教室两台取暖器、1个保温桶来算,也要上百台取暖器和至少50个保温桶。

  两万名学生中,有9123名寄宿制学生,要每天为每个寄宿制学生提供一瓶热水,按两个学生用一个保温瓶来算,就需要4000多个保温瓶。5000床棉被的计划,也只能满足一半学生的需要,而如果要达到每人“两被两褥”的标准,那达标率只能保证四分之一。

  刘卜源焦虑的是,文件上标明需购置的物品,还存在资金缺口,就算全部到位,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温暖过冬。

  为此,刘卜源每天想办法筹集资金。一次,一名志愿者表示可以帮他想想办法,联系一些捐赠,刘卜源立马为他唱了两首民歌。他只想让对方高兴,好尽快筹集物资。

  据刘卜源初步估算,按照每个学校配备1台小锅炉、每间教室配备1个保温桶和两台取暖器、每个住校生配备1个保温瓶和1套被褥的标准,解决一个学校学生的越冬问题需要两万元。

  如果全县35所乡镇学校全部覆盖,那就得70万元。如今,就是这70万元,让刘卜源和他的同事伤透了脑筋。

  “县委县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但毕竟全县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学校的物资缺口,我们希望有爱心人士能给予援助。”刘卜源说。

  本报茂县11月6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