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北村的柿子熟了

  ■记者 韩勋

  青北村的柿子熟了,40多岁的徐省粮开始忙活了。

  长安区王莽乡青北村位于秦岭北麓,每年一过农历八月十五,山里山外随处可见的柿子树,就给满目的青山绿水点缀出招眼的红色。因了柿子的红,大山顿时添了生气,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

  以山论,柿子树数不清;以农户论,每家仅一两株、三四株而已。量一小,算不得产业,农户往往就顾不得打理,摘几个尝尝鲜,馈赠亲友,大部分柿子老死在树上的情景时有所见。这个节骨眼上,徐省粮这样的应时柿子小贩出动了,农村的七十二行里便又多了一行。

  11月初,记者在青北村见到满脸喜气的徐省粮,一问,当天用自家的农用三轮车,拉300余斤柿子到吉祥村出售,收入400多元。与记者采访过的其他农村能人不同的是,老徐直爽得了不得,一开口就说:“我在村上主要搞柿子生意,20年了,最多的一年挣上万元,少的也在6000元以上。”一脸的自豪。

  老徐家只有一株柿子树,品种叫“火锅”,老徐自夸“甜得很,不比临潼‘火晶’差。”柿子树树甜,许多柿子树却没人经管。老徐瞅准这个空当,20年前就干起柿子营生,练就一双好眼、一副好身手、一肚子生意经。一双好眼,说的是与树主人议价买柿子,老徐瞄上两眼,就能“断”出该树的产量,以产量为基础,讨价还价。一副好身手,是说把钱交到主人手里,一树的柿子归老徐了,他40多岁的人,噌噌几下就上了树,够得着的,用手摘;够不着的,用竹夹杆夹。一两个小时后,一树的红色便收进地上的蛇皮袋子里。一肚子生意经,则是指老徐对西安城区周围的集贸市场情况了如指掌,哪里好卖、价格高,老徐的车就往哪里开。路数熟,卖得就快。过了八月十五后,老徐的生意节奏不变:摘一天柿子,大约700多斤;卖两天柿子,每天卖300多斤。到农历10月底,一大把钞票收入囊中,应时柿子小贩的角色暂别舞台。

  但是老徐的喜还不全在柿子上。今年他家的3亩鲜桃收入过万元,1亩葡萄3000多元,租别人地种的一亩三的水稻,收了1000来斤。“娃都在外头上班,家里我和老伴儿两人吃饭,吃不了。”1亩莲菜再等一个月就可以挖了,又是一笔好收入。

  今年冬天起,我市重点农业项目、王莽生态园建设即将开工,青北村是生态园的核心区,鲜桃、莲菜将大面积发展。老徐对此双手赞成,但他知道不管怎么发展,满山的柿子树仍要年年红,火红的柿子经过了自己和其他小贩的手,才能变成商品,才能走进西安市民的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