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到喜帖送不送红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05:00  华龙网-重庆晚报

  

收到喜帖送不送红包

  郭娟 制图

  不发怕得罪人,发了又怕别人误会敛财,结婚请客,哪种关系的朋友才发喜帖?昨日,本报以《给不给普通朋友发喜帖》为题的报道,引来不少市民热议:收到喜帖是否就一定要送红包?发喜帖的意义是啥?

  发送喜帖

  是与人分享幸福

  “与相爱的人结婚了,总想昭告天下,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幸福。”家住龙湖水晶郦城的任静说,喜帖是最好的昭告方式。为此,她散发了200多份喜帖。收到喜帖的朋友纷纷以多种方式送上祝福。尽管有10多位收到喜帖的朋友没来参加婚礼,但任静和老公并不介意:“发喜帖的目的是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幸福,并不是为了收红包,朋友的祝福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通过婚庆公司联系了11对近半年内举行了婚礼的新人,其中6对新人给普通朋友发了喜帖,他们表示发喜帖是希望与人分享幸福,至于别人送不送红包,怎么送,不在考虑范围;另有5对新人只给亲戚和要好的朋友发了喜帖,因为现在婚宴成本高,收了喜帖来参加婚礼的朋友,都会送红包,所以不太熟的朋友干脆不发喜帖,不给人家添负担。

  收到喜帖

  不是非要送红包

  渝中区桂花园新村的郑雯雯说,她结婚时也发了数百份喜帖,但正式的酒席只有10桌左右。郑雯雯和丈夫本不赞成办席,但长辈和一些亲戚坚持认为办席才“正式”,他们只好勉为其难。没有参加婚宴的朋友和同事,小两口分期分批请他们在餐馆吃了饭。有朋友送了红包,也有朋友送了有意思的小礼物,还有人除了祝福啥也没送,郑雯雯和丈夫还是很高兴:“就像一次普通朋友聚会,成本不高,意思也到了。”所以,收到喜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送红包。有时候,新人之所以给你发喜帖,只是知会一声:“今天开始,我告别单身了!”

  送上祝福

  别让红包变了味

  78岁的王德民一星期前刚参加了老婆侄女的婚礼,为不丢老婆面子,送了1000元礼金,用掉他和老伴近两个月的生活费。王德民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结婚时,没有红包一说,“一把喜糖一张床,夫妻双双入洞房。”六七十年代兴起送镜子、脸盆、枕巾等小礼品,80年代开始送高压锅、厨具等,到了90年代,红白喜事开始有了送钱的风俗。到现在,礼金早已从最初的5元、10元涨至数百、上千元。碍于面子,很多人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

  “这算是世俗对喜帖的误读。”研究民俗文化多年的工商大学教授熊笃介绍,结婚发喜帖、送红包的传统源自汉朝,当时叫“喜钱”,表达对新人的祝福。随着时代发展,红包规格越来越高,有些变味了。这与中国传统的喜事讲究排场、好面子的观念有关。这种趋势不宜提倡,不要让幸福成为负担。

  本报渝中社区记者 张一叶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