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西宁 老账本里流出的西宁往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07:0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虽然马怡青先生已无法说清那本老账本的来龙去脉,可他对家藏的这件宝贝充满了感情。马先生说,这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念想。

  年近七旬的马怡青先生世居西宁,他的父亲马子英新中国成立前曾在西宁东关的一家商行管账,马怡青珍藏的账本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老账本的大小规格和今天通用的明细账本相似,是用黄草纸订制而成的,上面还包有蓝色的布。账本内粗糙薄脆的纸页上,印有红色竖式表格。账本的揭口处印“积德纸庄”的朱红大字,另一端则用草绳连接。因年代久远,账本上的草绳已断成几截。马怡青说,他小时候这样的账本家里还有好几本,如今只剩这本了。

  2008年11月4日,我们把老账本的照片,通过网络传给了远居太原的牟子华先生。先生的祖上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和西宁的一些商号有过业务联系,我们期待着年过八旬的牟子华先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老账本的信息。

  看过照片后,牟子华先生十分兴奋。他打来电话说,他的祖辈在和青海商人做生意时,用的就是这样的账本,账本上还应该有一副蓝色的封面和封底,而且积德纸庄应是西宁的一个纸作坊,只是这个作坊所在的地点他已经记不清了。

  老账本记录着每天资金的收支情况和客户赊欠的款项。马怡青先生说,父亲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几年后他被东关大街一家商号的掌柜相中,先是在商号管账,后荣升经理,按照现在的说法,也是“白领”了。根据马怡青先生提供的线索,我们推断,马子英进入这家商号的时间应该是在1945年前后。

  马怡青先生隐约记得父亲当年“打工”的那家商行是正庆号(音),正庆号主要从事布匹、羊毛、皮张等物资的批发业务,用现在的眼光看,它其实就是一家仓储式的物流中心。遗憾的是,我们查找了很多资料,走访了不少老人,依然没有找到有关正庆号的相关信息。

  马怡青家的老账本中夹有一张正庆号和德信店资金往来的便条。白色宣纸的便条上不仅贴有民国时期的印花税税票,而且还写有“白糖二百六十斤折合××洋元,马子英先生台照”的字样。更加可贵的是,便条上还盖有德信店的公章和“花押”。牟子华先生说,“花押”是当年一些大的商行为了防止有人作假,特意制造的一种公章,从这枚“花押”和经手的金额来看,当年德信店的规模不会太小。

  便条上钱的数目是用一种十分古怪的字迹写成的,牟子华先生估计,这是当时正庆号为了防止外人涂改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类似今天支票上的防伪标志。

  我们在芈一之先生主编的《西宁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找到了疑似德信店的记载。书中记载,清朝时,西宁有一家山西人开设的布匹过载行店叫德兴店,后在民国时期被另一家商行兼并。牟子华先生认为,德兴店虽然被兼并,但可能被换了个名字保留了下来,并一直从事着商贸业务。

  《西宁历史与文化》一书中还记载,自明清以来,不少山陕两省的商人来青海经商,并创建了多家商号,这些商号对促进西宁的商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德兴店就是其中一家。听了这个消息后,马怡青先生十分高兴,他说,无论德信店和德兴店是不是一家,父辈传下的这张便条都是老西宁昔日商业状况的佐证,这已经足够了。(作者: 李皓)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西宁

  马可·波罗(1254—1324年),意大利旅行家。公元1275年,随父游历敦煌、酒泉及青海西宁等地。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朝初年,他在西宁所见的民俗物产等情况。

  书中写着,当他们一行离开甘州(今张掖)东行,途中经过了一个称之为“申州”的地方(即西宁)。西宁境内管辖的城市和寨堡,同样划归元帝国唐古忒省的疆界之内(当时的甘肃行省,治甘州,辖西宁等州),属大汗(即元朝皇帝忽必烈)的版图。

  他说:“当地居民体胖,鼻小,黑发不长须。妇女非常美丽,她们面目清秀,体态娇好。”而且在这里“美丽是衡量一个姑娘的唯一标准。”当时的西宁还保持着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这本游记对西宁及其周围地区的畜牧业和野生资源也有描述。他说:“这里繁殖着大型的野兽,它们的体积可以和大象媲美。它的毛发竖起来有三尺左右,全身的毛光洁美丽,向下披垂着。”上述描写中提及的大型野兽指的就是野牦牛。

  书中还记载:“当地出产最优良和价值高昂的麝香……这样上等的麝香,散发出来的香气非常浓郁。”回国前,马可·波罗还将麝香和野牦牛的毛,一起带回了威尼斯。在书中他还说:“这里飞禽种类繁多,它们的羽毛都非常美丽。其中的一种雉鸡比孔雀略小,体积是欧洲雉的两倍。”

  《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元代西宁的民族宗教及风俗物产等方面珍贵的历史资料之一。

  西宁印迹:饮马街与井

  西宁市城中区的饮马街是古城最老的街道之一,它的得名与这里的水井有紧密的联系。

  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带,旧城区坐落在湟水南岸台地。这里虽常年干旱少雨,但地下水较丰富,先民们早就掘地成井,汲水使用。1983年,省农牧生产资料公司院中曾发现了一眼古井,井底遗留有几件汲水用的灰陶罐。据考证,均为东汉或早于东汉的文化遗存。可见早在近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简陋的工具,在这里挖井汲水了。

  古城有很多眼水井。家境殷实的,多在自家院中掘井使用,如石葵先生在《小园香径忆旧游》一文中,就提到了南玉井巷中段南侧的朱家花园的东园就有“水井一眼,清澈香冽,井周芦苇丛丛,别有一番田园风光”。一般贫寒之家,只能买水使用。所以就有人家掘井经营,甚至终生以卖水为业。今城中区民主街过去叫“官井儿街”,就因那里有一眼井,水旺而味正,附近居民都买此水,因此得名。井口轱辘的吱吱声,清晨满街一地水痕,留给了那一代人太多的回忆。尤其是除夕夜、大年初一送水讨吉利、给赏钱的民俗,让老人说起来,至今还有说不完的留恋。

  今饮马街地区也有一眼水脉很旺的井。明初改建西宁城后,防守西宁卫的左营营署就设在这里。当时,城中还设有中营、右营,共有马步兵3152名,营马2519匹。饮马街一带除建有左营游击(明清两代武职级别名)署和兵卒营房外,还建有能圈养八百多匹战马的马厩和料场。那时,这里终日蹄声嘈杂,嘶声阵阵,蔚为壮观。

  马的饮水量很大,更何况八百多匹战马呢!好在饮马街的井水旺。当时,井旁设有一长溜石槽,汲水兵卒轮流摇动轱辘,清澈的井水不断地被倒进槽里。一个个马首此伏彼起,你拥我挤,最后喷着响鼻,满意而去。当“嘚嘚”的蹄声安静下来时,井台上才出现老百姓挑水的身影。久而久之,“饮马街”从此得名。

  西宁卫改成西宁府后,饮马街街名不变,清初杨老先生编修《西宁府新志》时,在《建置·街市》一卷中就标有“饮马街”。随着清王朝气数将尽,左营营马迁出城外,饮马街才结束了多年的饮马历史,但“饮马街”的名字保存了下来。(靳育德)

   青海民艺:青海河湟唢呐

  唢呐青海称“喇叭”,结构组成:在一椎形木管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安装一个苇制哨子,为演奏者吹奏所用;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唢呐苇制哨子的结构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吹口相似,均为双簧乐器,但唢呐的簧片较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

  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有些民间艺人不但能用唢呐演奏出轻巧的颤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唢呐模仿出箫的柔美音色来。唢呐是青海民族乐队中的主要吹奏乐器,常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地方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佳节,唢呐更是吹打乐队和锣鼓乐队中的骨干乐器。(罗成)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草纸 白领 白糖 几件 便条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