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渔民村巨变演绎“春天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3:05  深圳晚报

  

渔民村巨变演绎“春天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的渔民村。
渔民村巨变演绎“春天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渔民村抢建成风,沦为典型的“城中村”。
渔民村巨变演绎“春天的故事”
如今的“花园小区”渔民村。
渔民村巨变演绎“春天的故事”
1984年1月25日,小平视察渔民村。

  渔民村是深圳的老村,也是名村,西连深圳火车站,南临深圳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缩影,也是深圳乃至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见证。

  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来到渔民村。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追寻24年前小平视察渔民村的足迹,记者日前来到渔民村,听原村长邓志标讲述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和渔民村的沧桑变迁。

  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上世纪50年代,他们来到深圳河边附城公社定居,靠捕鱼捞虾艰难度日,渔民村由此得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醒了渔民村人。由于邻近香港,渔民村人首先在土地收入上得益不少。村里又利用特区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办起了来料加工厂。

  现年67岁的老村长邓志标见证了渔民村历史上的第一个春天。还在1979年时,就有酒楼、珠宝加工等好几家香港工厂在渔民村投产,厂房租金都流入了村民口袋。渔民们又买了两条货船,开始跑运输,到中山、东莞贩运水泥、钢材到深圳贩卖。有了启动资金后,又搞起了车队。再后来,见运输车辆奇缺,脑瓜子灵活的渔民到香港买二手货运汽车转卖。短短一年里,全村33户村民,家家成了万元户,渔民村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万元户村”。上世纪80年代初,33栋统一规划的别墅式小洋楼拔地而起,当时刚刚开始流行的三大件——电饭煲、电冰箱、电视机,村民家里都有了,有的家里还有了音响和空调。

  率先办起村股份公司

  “中央的政策肯定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好!”小平在渔民村说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这是对村里坚持共同富裕道路的肯定。

  “村经济又朝前迈进了一步,成立了手表厂、表带厂、宝石加工厂、塑料厂。车队船队搞运输,生意红红火火!”邓志标说,小平视察渔民村后,村民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

  1992年,渔民村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应运而生。谈起“渔丰”二字由来,邓志标说了一段小插曲。当初股份制改造时,大家觉得叫“渔民村股份公司”有点“老土”,有人提议说,改革开放了,村民富裕丰收了,叫就“裕丰”吧,邓志标大手一挥:不能丢掉渔民村,就叫“渔丰”吧!大伙拍手叫好,渔丰实业股份公司由此而来。它是全国第一批村办股份制公司,在改革进程中留下了光辉一笔。

  改制后的原村民人人当上了股东,每年每人能分红1万多元。出租房屋也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每户村民每月仅靠出租房屋一项就净收入1万余元。邓志标比划说,小平来视察时,全村总资产约300多万元,到了1992年前后,全村资产达到800多万。那时候,全村140多人个个年收入过万元,“万元户村”变成了“万元户人”。

  拆掉“握手楼”建花园小区

  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很多村民为了增加房租收入,纷纷把房子往上盖,渔民村一时间抢建成风。

  “本来只打了两层楼的地基,把房子盖到五六层,多危险啊!还有人见到一片空地就盖房子,村里面‘亲嘴楼’、‘握手楼’到处都是。一旦发生火警,消防车都开不进来。”说到这里,邓志标有些痛心。

  邓志标和当时的村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意识到,村子如果不改造,就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了,还会成为城市的负担。他们下决心要建一个新的渔民村。

  2001年,罗湖区把渔民村作为旧村改造试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要国家一分钱,村民自筹资金9000多万元,对渔民村进行彻底改造。

  2004年8月,重建工程顺利竣工。改造后的渔民村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居民每户享有1320平方米住房。村民房子除了自住外,余下委托社区物业公司统一出租。仅此一项,居民月收入便可达3万元左右。小区内各种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昔日的渔民过上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老村长忆小平——

  “政策越变越好”最贴心

  对于邓志标来说,1984年1月25日,是他人生历程中最为精彩的一天。这一天,他和世纪伟人邓小平握过手。

  1984年1月25日,渔民村接到通知:中央重要领导要来视察渔民村。

  “重要领导”是谁,大家都不知道。邓志标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一件双面机恤棉衣,惟一的皮鞋也擦得锃亮。车队过来后,小平第一个走下车,面带笑容朝人群走来。

  当介绍到邓志标时,当时的附城公社书记、后来的罗湖区委书记汤锦森对小平同志说:“这是渔民村村长邓志标,跟您是一个姓。”随行的小平女儿开玩笑说:“又找到本家人啦。”小平笑了,在场的人们都笑了。卓琳过来拍拍邓志标的肩膀说:“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人啊。”这温馨的瞬间被记者抓拍了下来。

  作为全国首个万元户村,渔民村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引起了小平的关注。他了解到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后,非常高兴,询问:是不是每户一栋?是不是家家都是万元户?是不是所有人都富了起来?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欣慰地连连点头,感慨地说:“如果全国农村都像渔民村这样,应该还要100年的时间。即使政策对路,起码也要70年。”

  令邓志标感慨的还有一个细节。小平参观村支书吴柏森家的时候,汤锦森提议上二楼去看看,但这超出了计划安排。小平执意要上去,因楼梯比较陡,汤锦森忙着搀扶,小平说“不用,我自己上。”在楼上,他看得很仔细,连阳台上摆放洗衣机的细节也看得很细致。看完以后,深感欣慰的小平和屋主合影留念。

  参观完毕,小平同志再次询问村民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大家说现在的日子很好了,很感谢,但最怕中央政策改变。小平听完这句话,朗声笑了起来,说:“中央的政策肯定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好。”人们自发鼓起掌来。

  离开渔民村前,小平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几天后,在广州,他为深圳留下那句光辉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精彩语录

  ■如果全国农村都像渔民村这样,应该还要100年的时间。即使政策对路,起码也要70年。

  ■中央的政策肯定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好。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