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军万马过道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5:05  新民晚报

  

千军万马过道口

  1987年夏,摄于光新路铁路道口纪海鹰

  ◆金志刚文

  火车的汽笛声、道口的“当当当”警示声、自行车的铃声、人群中“来勿及了”的抱怨声……1987年夏天的这个清晨,铁路沪宁线光新路道口,各种声音搀杂在一起,人们的心里如同夏天的天气一样,火烧火燎。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上海,铁路运输因改革开放的到来和深入变得繁忙起来,以光新路道口为例,当时的沪宁线、沪杭线出上海都要经过这一道口,最繁忙的时段,每过几分钟,就有一趟火车经过;同时,80年代中国作为“自行车大国”的“规模”也显现出来,上下班的自行车“长龙”极为壮观,据说1987年光新路道口每天过往的自行车数量达百万之巨。

  一边是穿梭不止的火车,一边是如洪水般涌来的自行车流,光新路道口在当时成了最繁忙的道口。每当火车经过,道口交通指挥员就非常紧张,拿着两面小旗子,站在铁路一侧,大有“以一人之力挡住万千人”的气势。数不清的自行车被挡在铁路两侧的铁栅栏外,而且越“积”越多。等到铁栅栏的滑轮一动,道口瞬间如同泄洪一般,车流“对冲”,闹成一团。

  也正因为火车频次高,自行车数量多,光新路道口成了事故频发的道口,常常因为自行车相撞而出现险情,由此引发的“吵相骂”几乎每天都有。更严重的是,一旦道口被堵,火车无法正常通行,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乱后续整个行车计划。

  过道口那一个“等”字成了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也曾牵动一个少年的心。上海傅玄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黄荣楠现在已经35岁,但他在读高三时就写了一篇名为《三部曲改造光新路道口计划》的论文,得了首届上海市青少年科学论文比赛一等奖。他写这篇论文,有科学规划的理性思考,当然也少不了亲眼目睹的感性认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光新路道口就如黄荣楠所愿,开始综合立体改造。改造后的效果就如现在大家所见——自行车从地下隧道骑,火车从地面上开,汽车则从“天上”的高架走,“谁也不耽误谁”。

  拥堵不见了,事故消失了,道路宽敞了,火车速度也越来越快。据上海铁路局透露,上海中心城区原有的100多个铁路道口如今都已实现立交化,沪杭、沪宁等主要铁路干线也实现了全封闭,火车一路畅行,最快时速可达250公里。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