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柳青大宅门拾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5:09  青年时讯

  关于古镇杨柳青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1004~1085年),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由于漕运的发展,早在明清时期,杨柳青就成了我国北方漕运、商贸、民运的主要集散地区,也是多种民俗文化汇聚之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杨柳青的“豪宅大院”、“古运河”、“明清街”、“文昌阁”等历史遗存。可以想见,在这条缓缓流动了几百年的古运河边的豪宅大院里,曾经发生过无数尘世因缘、人间悲喜。今时今日,宅门里的风物,不知是否还留有余香?带着强烈的期待,我走进杨柳青,去找寻遗失在那些津门豪宅大院里的岁月沉香。

  惊艳百年大宅门:石家大院

  在天津,提起杨柳青石家大院,年轻人虽不熟悉,但老天津却会对你如数家珍,那些宅门里的兴衰成败、恩恩怨怨,在他们口中总能娓娓道来。坐落在古运河北岸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石远仕的祖宅,始建于1875年,也称“尊美堂”大院,号称“华北第一宅”、“津西第一宅”。石宅共18个院落,278间房,修建时耗费白银三十余万两,以精美的砖、石、木雕特色最为精绝考究,是迄今华北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宅建筑之一。

  踏着深远的甬道走近久远的时代

  来到石家大院,入得广亮大门,绕过琉璃影壁,透过垂花门楼,一条幽长的青石甬道便呈现在眼前。沿甬道向里,一座座中西式风格迥然不同的门楼把道路逐段隔开。石宅的甬道和戏楼,最受影视剧导演的青睐,包括《刀剑笑》、《非常公民》等44部影视作品都是在这里取景。

  不经意间,又一座别致的门楼映入眼帘。门楼两侧的门柱上,是连接比较简单的弧形石雕,而门楼顶端却一改中国传统的瓦砌斜坡式风格,采取了西式建筑中多见的花瓣式弧形圆顶,顶端的图案是两面交叉的砖雕旗帜,是为民国时期的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交汇图案。漫步甬道之上,恍惚间情景也变得深远而立体,而我,似乎也不再是我。

  几多京剧名家汇于石宅大戏楼

  进入石宅内府,要看建于1875年的经典大戏楼。石家大戏楼,实为办堂会之用(办堂会,是旧时豪门大家夸耀财富的方式之一)。戏楼整体色调以黑、红为主,辅以富贵的金色,戏楼分上下双层的中空式结构,全部是砖木抬梁结构,整体面积约200平米,一应家什仍是按当时的规矩摆设,客满时可容纳200人同时听戏饮宴。据说,整个建筑在建造之初,没有使用一根铁钉,是为民宅建筑一绝。更值得称奇的是,石家大戏楼精妙的建筑手法使得其“冬天暖,夏天凉”、“楼里唱戏,马路上叫好”(回音构造)。

  石宅大戏楼构建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功用之完备,堪称石家大院精绝所在。当年孙菊仙、余叔岩、谭鑫培等著名京剧艺人都曾在此献艺,场场必是经典曲目。电视剧《金粉世家》也曾在此拍摄“婚宴”戏。置身于戏楼的台前幕后,仿佛还能体会到些许大家堂会的奢华气息。

  名门豪宅,庭院深深

  旧时,凡官宦商贾之宅,必有花园,石家自然也不例外。来到石宅的花园,不免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一层雾霭似的青烟悬浮于园林之间,高耸的假山、浓密的翠竹林、蜿蜒的石径小路、红烛回廊一一跃入眼帘,仿佛走入了“苏州园林”。惶惶中,自己早已成为这大院的一部分,耳畔正回响着古花园中的那些莺歌燕语。

  赶大营第一人宅第:安家大院

  杨柳青安家大院建于清代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宅院主人安文忠(1852~1942年)是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也是古镇杨柳青“小八大家”之一。所谓“赶大营”者,即随清末左宗棠远征新疆的商人(今新疆尚有三万余杨柳青人后人生活在那里)。

  安文忠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动杨柳青人走出了清代的一条“丝绸之路”。大量军需日用品支援了左宗棠统率的清军,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也使中原文化风俗穿越了万里之遥,传入了新疆。

  安家大院是一处很典型的北方四合连套格局的宅院,透着精美灵秀,以及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宅院占地约1500平方米,共三进三出,院院相通,集中再现了百年前中国北方豪宅的盛景。在安家大院中央地上嵌有“佳五矢疋”四字,初始让人十分费解。然而每字若带“口”念来,便得精要:唯吾知足。游者若能从中顿悟,实乃人生一大幸事。院主人以这种隐秘含蓄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的谦卑儒雅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如今,此院为天津收藏家刘女士所有。院内藏有大量价值非凡之古物珍品,比如古家什、古西洋物品、名贵扇骨、印章等等,扇骨便是院主人的众多收藏珍品之一。扇骨是文人书画家及工艺匠人逞才斗智的物件。像各种价值不菲的竹质扇骨、木质扇骨和玉质扇骨珍品,在安家大院无奇不有,堪称中华扇骨精品之大成。

   豪宅深深,暗香浮动

  自古豪门恩怨多,谁也无法知晓在杨柳青古运河畔的一座座豪宅大院里,发生过多少尔虞我诈,变换过怎样的人情世故,又道出了多少春思秋语。只可惜,那些昔日的奢华生活、浪漫往事、那些嬉笑怒骂,早已被历史长河所吞没。取而代之的是,原汁原味的古建民居、年画、剪纸,这些已然成为这座魅力名镇的无价瑰宝。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