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代神话复兴的文化底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8:41  中国新闻网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随着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潮的唤醒,神权地位降低,人权变得无比神圣,再随着工业时代科技时代的到来,实证科学的发展,十九世纪以来的文学主流是写实主义现实主义,于是神话传说一度过时,或者说边缘化。

  上帝不存,英雄不再,恶龙也不再是人们关注的对象。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当代形式的神话却又再次复兴:《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重登畅销书榜,还被评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经典,开创了所谓当代 “奇幻小说”(Fantasy Novel)文学体裁。这些神话和英雄传说故事和风靡一时的《哈利波特》共同打造出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并且演变出电影、计算机游戏、沙盘战争模型、纸牌和玩具等文化产品。

  从写真主义到奇幻小说

  当代神话的复兴有多种背景可以追寻:也许可以说幻想永远是人的天性,敬畏神明是人不会退化的本能;也可以说这些著作的营销有电影科技的推动作用,伴随电影发行,可以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也是当代的影视科技计算机合成动画技术提供了表现幻想世界的巨大可能性,是更早的《星球大战》(Star War)一类的科幻电影铺平了当代神话复兴的道路。但是,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历史和文化意蕴呢?

  瑞典宗教史家阿尔韦森教授的学术新着《龙痴——图尔金、瓦格纳和德福利的神话想象》就是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阿尔韦森在序言中首先分析了神话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包括智力发展、象征意义、社会作用乃至文字修辞的意义等。简言之,尽管理智告诉人们这些故事都不“真实”,可是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世界理当如此。当代神话也不能仅仅从娱乐解释,它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激动人心。神话题材之所以再三在文学中出现,可以归因于凡人对丰功伟绩的崇拜,也要归因于人类对世界充满没有清晰答案的疑问,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依然祈求于神灵和超自然的力量。正如作者引用叶芝的诗句:“我们的一切答案都在梦幻之中。”

  从德福利到图尔金

  阿尔韦森在本书中主要用三个当代的文化例证来分析阐述神话复兴和人类生存状态变化的关系,以及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特别是和资产阶级化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他首先分析介绍的是对日耳曼语神话和文化深有研究的荷兰学者、作家德福利(Jan De Vries)。德福利对大日耳曼文化的兴趣导致他在纳粹德国占领荷兰时与纳粹进行文化合作,并依照中世纪题材创作出一批符合纳粹精神的英雄传说故事。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英雄人物手持宝剑征服世界,为日耳曼民族开辟新的疆土;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打仗是男人的最高任务”,“众神是日耳曼人的保护者”等等。

  德福利并非第一位推崇纳粹精神的北欧作家,阿尔韦森从德福利追溯到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及其大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其实他才是把中世纪北欧传说改编为现代神话的始创者,并在其中宣扬大日耳曼主义的精神。不论有意无意,歌剧中的冲突恰恰发生在金发碧眼的北欧英雄和贪婪恶毒、被看作“犹太人”的小人之间。因此,《指环》不仅仅在艺术上,也在精神上、文化上,甚至政治上影响了后来的数代德国人,成为一部民族主义史诗。斩杀恶龙的英雄希格弗利德成为德国少年崇拜的偶像,还作为德国自行车和灯泡的商标营销世界。这部歌剧后来被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徒狂热推崇也就毫不奇怪,牵扯到了第三帝国的兴亡。

  第三个例证就是创作《魔戒》的英国作家图尔金(J. R. R. Tolkien)。尽管图尔金否认他的著作受到瓦格纳歌剧的任何影响,阿尔韦森还是透过有条不紊的分析证明出其中不可否认的关联。不同的是,瓦格纳生活在欧洲革命的时代,推崇日耳曼文化,而图尔金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图尔金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残留阴影中重新演绎古老的《魔戒》故事,而且用更大范围的族群冲突和战争来表现。其用意是警诫那些企图用暴力征服世界的野心家们。他当然不会推崇纳粹思想,而希望一种普世的和平,也描写了热爱和平而无力防卫自己的哈比族人(Hobbit)。图尔金的创作,说明不同历史背景下,神话著作的诞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

  科技提供人类更多知识,使得人类自以为了解了世界、掌握了世界。不信神灵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可是,就像一九九一年出版的罗洛梅(Rollo May)的畅销书《呼唤神话》(The Cry for Myth)呈现出的恐怖图画:人已经生活在崩溃的边缘,暴力、颓废、吸毒、自杀、厌世邪教,已经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日常生活内容。是非颠倒,善恶不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活着,如何能够活下去或者说是否还有信心活下去。而在这种背景中,人们只能呼唤神灵的拯救,开始重新讲述提供生活意义的神话了。或许这就是当代神话复兴传达的信息?

  (摘编自香港《明报月刊》 作者:万之)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