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雅虎CEO杨致远走人必须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05:28  沈阳网-沈阳晚报

  

雅虎CEO杨致远走人必须的?

  18日,雅虎董事会宣布,在找到合适人选后,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杨致远将辞去其当前职位,但仍将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

  杨致远在给雅虎员工的信中表示他的辞职是董事会的集体决定,他说:“从创立雅虎开始,一直到将其打造为数百万人信任的全球品牌,我一直都为公司尽着最大的努力……离任后我还将继续帮助雅虎挖掘其最大潜力,提升其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战幕启

  1994年1月 退学创业→建雅虎

  在当今IT业,有3位没有完成大学里的学业就开起了公司,并最终成为著名亿万富翁的人,他们就是比尔·盖茨、迈克·戴尔和杨致远。微软CEO鲍尔默曾表示,比尔·盖茨是他的朋友,而杨致远的为人非常不错。

  1994年1月,杨致远和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同学戴维·菲洛共同创建了雅虎,开启了人类的网络时代。1996年,雅虎即成为上市公司。此后杨致远并不正式参与雅虎的日常运营,而是获得了非正式的“雅虎酋长”称号。

  第一战

  2007年6月 遏制谷歌→未成事

  2000年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后,杨致远请来了好莱坞资深人士特里·塞梅尔担任CEO,塞梅尔在2007年6月辞职走人后,杨致远临危受命担任雅虎CEO,并领导雅虎进行新的战略定位和平台转换。

  杨致远背负的一大重任是:遏制谷歌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势头,另外要通过雅虎的网络资产获得更多的收入。许多人将杨致远比喻为重新拯救苹果的“乔布斯”,可惜,杨致远缺乏乔布斯的经验和老到。上任100天之后他未能拿出一份令雅虎投资人鼓舞的重振计划。

  第二战

  2008年5月 拒绝微软→位不保

  然而就在2008年初,微软表示要收购雅虎,这是雅虎自创立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而微软收购事件后来的发展,竟成为杨致远“下课”的导火索。

  微软首先出价每股31美元收购雅虎,总额为446亿美元,但是遭到雅虎和杨致远的拒绝。5月,微软将收购价格提高到每股33美元,总额为475亿美元。但是,杨致远仍然认为,微软报价低估了雅虎的价值。最终微软离场。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由于鲍尔默和杨致远性格上的冲突而最终导致微软收购雅虎计划泡汤。

  收购失败后,雅虎的股价在过去3个月内已经跌去了一半多。10美元的现价已经只有微软当时出价的1/3。不久前,杨致远主动表示,收购雅虎对于微软来说仍是明智之举。但是鲍尔默以“一盆凉水”回应:微软对雅虎已经没有任何兴趣。

  第三战

  2008年11月 得罪雅虎→终下课

  鲍尔默的表态令杨致远尴尬无比,同时激起了雅虎投资人的失望甚至愤怒。在此情况下,杨致远以及现有管理层的辞职已经完全在业界人士的预料当中。

  据悉,雅虎已经聘请了知名猎头公司海德思哲为其评估公司内外的候选人。而一旦找到新的CEO人选,杨致远将重返“雅虎酋长”的角色,仍将是雅虎董事会成员。据透露,杨致远将会在寻找继任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消息人士透露说,杨致远的接班人很可能来自雅虎外部,而不是目前的雅虎总裁德克尔。德克尔此前一直是雅虎CEO的热门人选。

  伴读

  杨致远:两岁丧父 当过报童

  杨致远1968年11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他的父亲在他2岁时便过世,他和弟弟由母亲抚养长大。杨致远的母亲是英文和戏剧学教授。在杨致远10岁时,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杨母带着2个男孩举家迁往美国,并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

  刚到美国时,杨致远英文基础几乎为零,当时他知道的唯一英文单词是Shoe(鞋子),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那时他一边上学,一边当报童,若干年后忆及此事,杨致远说,那种生活简直像在地狱。度过了这段艰难黑暗的日子,杨致远在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由于该校的电机系是硅谷的组成部分,杨致远在大学期间就选择了电机工程,只花了4年时间,他就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结识了戴维·菲洛。1994年4月,在杨致远读博士时,他便退学和戴维·菲洛共同创立了雅虎,而杨致远更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所以共同得名“雅虎酋长”。(霍墨静 梁杉)

  杂谈

  现状:“养马酿酒”

  18日上午,一位接近杨致远的人士透露,杨致远已对雅虎方面的事务感到释怀。上述消息人士前几周在美国刚刚拜访了杨致远,“当时发现他休闲了很多,整个人不像以前那么焦虑了,可能当时已决定放手了,心态蛮好的。我们在他家,看他养的马,品他酿的酒,他心情那么好,那一刻你感觉他与雅虎是分开的。”该消息人士称,如今看来,卸任CEO对杨致远而言并非一个灾难性的消息,杨致远已摆好心态。

  友人:“壮烈牺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杨致远卸任CEO有一点“壮烈牺牲”的味道。他进而指出,杨致远曾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拖延被微软收购,无奈又遇上了金融危机,加上与谷歌合作失败后,杨致远必须为雅虎的现状负责。如果当时杨致远的两个赌注都赢了,比如金融危机不出现,雅虎与谷歌合作做成有了更赚钱的业务,那么杨致远完全可能是今天的雅虎英雄。而事件以技术领头羊杨致远的离开告终,这可谓一个硅谷的悲剧。

  媒体:“必须下课”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8日发表分析文章称,面对谷歌咄咄逼人的气势,杨致远虽采取措施应对,但最终为时过晚。更为重要的是,在微软提出收购之后,杨致远不顾股东反对,断然拒绝。这种不给微软“面子”的做法引发代理权大战,最终让他身陷重围。实际上,让杨致远出任CEO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为了不让形势变得越来越糟,这位网络时代的开拓者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主动“下课”。

  本报综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