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年初,古建筑专家杨焕成、张家泰等在考察了新密古县衙及老城部分古建筑后就指出:“新密古县衙等古建筑保存之完好,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县城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新密老城虽比不上平遥古城完整,但它保存的古建筑之多、种类之丰富,在中原县城中还是首屈一指,堪称‘中原平遥’。”
因为历史之厚重,我曾于2008年数次到新密采访,写过溱洧文化系列报道。所以,这一消息,不能不让我兴奋。
说实在的,打造新密老城的提法并不新鲜,早在两年前,人们就呼吁改造老城保护老城,但那是停留在口头上,说了便说了,没见付诸实际行动。这次列出了日程表,莫不是要动真格的了?
于是,日前我又来到新密,探访新密老城。
新密老城堪称“中原平遥”
采访新密老城的想法,我早已有之,今年2月24日,我来到新密,走在老城的大街小巷,品味它那古老的韵味,不巧的是,当时大雪飞扬,让我对历史的瞩望隔了些雪尘的朦胧。
无独有偶,今年7月下旬我再次来到新密,于早晨时分走进老城时,天下起了雨,而这一天刚好是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老城又让我感受到了雨意的模糊,加上那暗合的天影,让我感到老城的神秘和久远。
既然是天意让我朦胧着老城的记忆,我便又选择了傍晚时分走进老城,这次陪同我的是新密当地的文史专家魏殿臣、王衍村和杨建敏几位先生。
黄昏时分,老城还是那样的朦胧,颇类历史的原味。王衍村先生是个有心人,他捧着清嘉庆二十二年的《密县志》,给我对照如今的老城建筑,书中城郭图标注的县衙、城隍庙、文庙、法海寺、关岳庙、桧阳书院、卓君庙、节孝祠、火神庙、惠政桥……都能在今天的新密老城中找到其苍老的身影,街道仍旧是昔日的老街道,更有魏氏家祠、杨家宅院、进士第等数不清的民间建筑。
新密古城是由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从大隗镇迁址这里的,因山川秀丽,被称为宝地。古城城墙高三丈、周围九里十三步,东西南北设四门四关,东西三里,南北二里,城内关外古迹建筑多处。
新密古县衙坐落在老城中心北部,处于旧时商业区和官宦人家的住宅区内,周边旧时街道格局犹在,建筑多为古朴典雅的民房,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建筑风格,多为明清时期所建。院落比较完整,但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其间还夹有一些现在的简易房屋。县衙西南有城隍庙,庙内有大殿、后殿、厢房、乐楼等建筑。城隍庙西侧为法海寺,寺院中的玉石塔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9年),玉石塔在“文化大革命”中破毁。与县衙正对的南北街道为南大街,与南大街交叉的东西走向街道分别为东大街和西大街。东、西大街是老城区的主要商业文化街,街上店铺鳞次栉比。南大街距县衙320米有一条东西交通要道环城南路。该路建在原县城城墙遗址之上。环城南路南侧有火神庙和关帝庙,两座庙宇并排而建,分别供奉火神炎帝、祝融和关帝。
新密老城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恐怕就是古县衙了,县衙始建于隋,毁于元。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知县冯万金重建,后经
多次重修增修,形成蔚为壮观的古县衙建筑。新密古县衙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还在使用。县衙保存完整,其规模之大,为中原地区所罕见。今存建筑为明清风格。如今有关部门又在县衙原有建筑内布展了古代刑具、刑罚泥塑等,并收集整理了新密市古今进士、名人和历代知县资料展出。
城隍庙也是老城的著名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几经兴废,现保存建筑为明清风格。法海寺,位于老城区十字街西路北侧,坐北朝南,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寺名为宋真宗所赐。
另外,城区还有火神庙,其位于老城南门外,又称炎帝庙。《密县志》记载:在南门外,明末经乱。毁,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知县李芝兰重建。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知县衷鲲化重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续修。现存山门一座,与钟鼓楼结为一体。山门为歇山顶建筑,周围有砖雕龙、凤、麒麟等浮雕图案。庙内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供奉炎帝神像。庙内现存古碑八通,嵌于东院内,均为明清重修碑刻。
老城被厚重文化所包围
老城比较重要的建筑遗迹还有文庙。文庙也叫圣庙、孔庙,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建筑。文庙坐北向南,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总面积50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祭祀孔子之地。
文庙正门面南而开,它的最南端是一堵庄重稳健的影壁,称“万仞宫墙”。影壁两侧各开小门,朝东的叫“义路”,往西的称“礼门”。由“义路”进入庙院,影壁北面是半月形的拌池。池上有一座石料拱桥,名“状元桥”。棂星门是明正统时建的一座木桥,四柱三间,翘檐飞角。穿过棂星门,就可看到戟门,戟门两侧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为供奉社会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庄严,保留着宋元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殿内迎门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旁侧侍立着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子思、曾子和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阁周围绕以回廊木栅栏,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当,为沉寂的庙宇增添了些许生气。大成殿东侧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筑自成一组,名曰文昌宫。内有过殿,左右设耳房供道士居住。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
城内的桧阳书院,是社会群体意识的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包括讲堂、斋舍、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每个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局都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之中。
古民居、古街道、古城墙、古城门、古城牌坊等也都是老城很有价值的建筑,尤其是古民居,成规模的就有六处,分别是杨彤如故居、张绍衣故居、孙氏故居、钱海禄故居、王家大院、温家大院,包括一些零散的民居,分布在古城南街、北街两侧,大部分保存完好,多为明清建筑,总数达数千间之多,成为老城一大风景。
说起来,新密老城所处位置真的有可圈可点之处,新密老城东邻黄帝宫景区,两者相距十五公里;北邻神仙洞景区,两者相距十五公里;西邻打虎亭汉墓景区,两者相距只有六公里;南邻天爷洞景区,两者相距十公里。
换句话说,古城周边密布着浓厚的远古文化遗迹,而这应该说是原先选城的首要依据。比如老城前身大隗镇,位于新密市东南二十五里,它西望中岳,南屏具茨,洧水襟带绕其前,曾是春秋时期古密国的国都。
另外,这里还要说说新密这个名字的来源。
新密市,原密县,为什么称密县,历来众说纷纭,根据专家学者论述,概括有四种说法:“密源伏羲说”、“密源黄帝说”、“密须东迁说”、“密源夏禹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密源伏羲说”、“密源黄帝说”。
新密境内的山脉为中岳嵩山东衍余脉,其最高之处是五指岭,五指岭是巩义、荥阳、登封、新密等地的界山,自西而东称浮戏山,又称伏羲山,因三皇之一伏羲氏在此活动而得名。商周时这里有补国,《路史·国名纪六》将补列入“三皇之世侯伯之国”,“炎帝伐补遂,史伯言:邬、蔽、补、丹是也”。《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记载:伏羲亦作宓牺、庖牺、伏牺、伏戏、庖羲、炮牺。伏羲为“蛇身人首,有圣德”。“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
补国,又称补国、宓国、密国。从形、音、义来讲,因历史的变迁和文字的形音转化,“密”、“宓”、“伏”、“补”有其转化的过程,又有其必然的联系,“密”有来源于“三皇之世”时伏羲的可能,“密”本为“伏”、“宓”字的减传,后来定为“密”音。
“密源四说”的源,都在新密
老城周边,是探讨新密市的起源和命名的依据,更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和源远流长,更显得它的历史厚重。从超化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看,密邑境内八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密源伏羲说”说明早在六千年前的炎帝时代就建立了补国。
“密源黄帝说”说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的密邑是黄帝的故乡,是黄帝居住和活动的“密都”。
“密源夏禹说”说明夏代初都在新密市新砦遗址,密邑之密来源于夏禹的字。
“密须东迁说”说明河南密与甘肃灵台密具有渊源关系。《路史·疏仡纪》:“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篯其一,密,篯分也。”在黄帝时期,受封的方国中有篯姓,密是篯的一个分支。《史记·周本纪》载:“断虞芮之讼,伐混夷、密须、阮、共。”“密须”注曰:“密须氏,篯姓之国,安定阴密是也。”《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今甘肃灵台西。”《读史方舆纪要》:“灵台县阴密城,县西五十里,志云放密国也。”《灵台县志》载:“密须故城址在县西五十里,即今百里镇也。”篯姓密须国存在于殷周之际,周文王时被灭。《诗经·大雅》:“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阻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从以上材料看,周文王时,周人将同姓封于殷商密须国故地,改篯姓密须国为姬姓密国,成为周人捍卫西土的坚强力量。密须在甘肃灵台居住时,是依泾水流域而居,迁河南密后,依洧水而居,把“密须”之名也迁于密,新密北部与荥阳交界的“索水”东流称须水。“须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建县。郑州市中原区大岗刘乡有个村名叫“密垌”,曾发掘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很可能是“密须”迁新密之初曾在此居,而后选址建都于大隗镇。
同时,在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古城寨遗址周围,还可看到它既是祝融之墟,也是春秋郑国东迁初都处。溱洧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点和起始点,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期是从这里起步。所有这些因素成为建城的首选,为老城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它的存在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但老城并不是所有居住者、乃至历史都欣赏的,它犹如蹉跎的岁月,在时空的长河中经历了不尽的风雨和坎坷。
□首席记者李红军文图
新密老城中的古民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