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柴生于公元前521年,到公元前478年,史籍上还有他参与鲁国政事的记载。之后,相传他到了太康县高贤乡隐居教书,直至死葬于此。
高柴是如何到太康的呢?
“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南头有个南台,高三丈余,上面有一处私塾院,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带高柴来过这里,认识了当地的侯善禹老员外。高柴从卫国弃官逃到这儿,在侯员外资助下,先办私塾后开书院,教了八十八年书,128岁老死在高贤乡。”聚台岗村村民赵隆化老人讲。
关于高柴书院,记者将在系列三中详解,此处只谈高柴在高贤乡的祠、墓、塔、碑。
2009年10月14日上午10时,记者抵达太康县城西北23公里的高贤乡,民间叫高贤集或高柴集。
“这儿从前不叫高柴集,叫梁乡镇,梁乡镇之前还叫过梁山寨。高柴从卫国逃到这儿教书,死后葬在这儿,为了纪念他,梁乡镇改名叫高柴集。为了叫起来更好听、更符合高柴的圣贤身份,100多年前,人们又把高柴集改为高贤集。叫集原来真有集,每年春秋大祭,周围高氏族人和文人雅士,前往祭祀的很多,慢慢成集。”太康县高柴研究会会长周祖祥讲道。
我们首先来到高贤集高东行政村,村中一片空地上,有座七层高的古塔傲然挺立。
在豫东大平原上的太康,一座七级古塔,在落叶飘零的白杨树掩映之下,非常惹眼。塔下,有村民在聊天喝茶,把环境渲染得更加生动。
塔始建于宋初,明代重修,为七级楼阁式砖塔,高28.3米,实心灰口,平面呈六角形,上有宝珠塔刹。塔南面为正墙,除第七级外各层均设真门可进出,每层檐下均有砖雕斗拱。塔身上共饰石雕佛像211尊,十分精美,还有石碣14块,它们共同讲述着塔的历史沿革。站在塔下,我听到细碎铃声,仰头细看,最上两层塔角插有铁质凤尾,下三层塔角插有铁质龙头,凤尾龙头上都挂着风铃(又叫惊鸟铃),共30个。
这座塔归属北宋所建寿圣寺,寺与塔,都为纪念寿圣高柴而建,因此又叫寿圣塔。塔在元代被毁坏,到了明代,又在原塔基址上复建,但复建者不是太康人。
“据塔身石刻记载,复建者是以明代开封府陈留县郑俊和郑真兄弟为代表,号召广大善男信女捐钱捐物,由‘本集匠人王奉’等14人,‘木匠韩成、李志高、许详’三人,‘厨头高文秀、牛太’2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再次重修建造。”周祖祥介绍。
“都在高柴看大塔”
关于郑氏兄弟复建寿圣塔的原因,高东行政村村民陶永锡老人说:“郑俊是做生意的,他夜里做梦,梦见寺塔和庙院十分壮观。到这儿一看,啥都毁完了。他就发誓,自己发家后要重建此塔。13年后,他发了家,带着弟弟开始带头修塔,还修了观音殿、天王殿,钱物他拿大头。塔身上有记载‘宝塔一座,石佛一尊,铁佛二尊,玉帝天将共三尊,铜祖师共八尊,修缮工匠全管,观音殿一所,天王殿一所,塑天王二尊,施砖拾万升斗砖一万,石灰二万,麻一千斤,米麦一百五十石,人工应用全管’。除了这哥俩拿的钱物外,周边六个县的200多人都捐了钱物,总共捐了36万砖、4.7万斤石灰,还有150两银子。刻了四十块碑。塔总共建了13年,为啥?一是钱跟不上,二是建塔只有春秋天能建,实际也就建了六七年。”
塔建好后,虽然还叫寿圣塔,但事实上已是一座佛塔了,塔身上的精美佛像至今犹存,塔内原来也供有佛像,逢时搬出祭祀,求雨时也会请出神佛。
关于明代重建塔,周祖祥讲起来有点遗憾:“修塔者信佛,作为重修者,他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了,塔的价值反而贬低了。塔本是北宋古塔,始建年代和开封那座繁塔前后错不了几年。”
塔建好后,成为地方上的著名景观。太康有俗语道:“高柴塔,看十八(里)”、“太康西北有三大,漳岗的萝卜、方城的蜡,都在高柴看大塔”、“高柴塔真高,直插九云霄。玉帝邀高柴,上天吃蟠桃。王母娘娘留下他,住仙界逍遥。吃了长生果,贤师永不老。”当地还有歇后语:“空中长棵树——高柴,旗杆顶上种高粱——高柴。”
当地老百姓对这座塔十分有感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塔被盗过,塔基下给挖了一米多深的坑,村民就组织了义务护塔队,61岁的陶金钟是义务护塔队队长,村中有十几个人常年分班看塔,他们在塔旁盖了房,“夜里两个人不间断看着,越是天气不好越要看。白天看塔,主要是不让人在塔上乱涂乱画、乱搭乱建,不让在塔周取土。”陶金钟讲道。有一年秋季连降大雨,古塔周围积水成坑,古塔受到威胁,护塔队员赶紧到乡政府去反映,及时动用抽水机抽干了积水。
谈到这座塔,陶金钟忧虑地说:“古塔已经斜了。”我细看,从第一层开始塔往东北方向偏了,到五层偏得更明显。而且塔顶遭过雷击,塔顶宝瓶有松动,“急需加固,不然刮风落土落物砸了人咋办呢?我们原来也反映过,说是没钱修。我们只有保护权,这次请你再给呼吁一下。”陶金钟讲得很恳切。
沿高柴塔向北走1.5公里,我到了宁庄村东,大田地里,看到一座圆形墓冢,有三四十平方米大小、2.5米左右高,墓上长满杂树,墓前立新刻的石碑。这就是高柴墓了。
据太康旧县志及《高氏祖谱》记载,原墓高八尺,围墙五十丈零三尺,松柏九十九棵,墓前建祠三间,置神龛,有东西廊坊,外设山门,门上匾书“子羔氏祠墓”。祠堂在春秋季节都有祭祀。
据当地《高氏族谱》记载,高柴墓一直有高姓后人值守,最后五位守墓者都有名字及简介。“截止到现在,太康高贤乡一带还有三四千名高姓后人。”周祖祥道。
高孝是耕读世家,自幼勤奋读书,但屡试不第,仅考中生员。清康熙年间他19岁时,被荐为高柴墓护墓人。他算是文化型的护墓者,白天护墓耕种坟田,管理田契、林木和贵重祭器、香火钱物,晚上整理七十二贤事迹,他从明代《高氏族谱》中查到高柴祖孙的生卒时间等。他护墓多年,后交给高毛。
高毛识字不多,20岁进园看坟,从1750年一直看到1810年,他任期内官府曾两度修墓。1810年,他将一切财物及祭器交给高白。
高白看坟直至1870年,因年岁太大,经族人公议,由高桥村(属太康县清集乡)高号接替他。高号在陵园辛勤看守60年,到了1930年,由其长子高俊德接任,次子高禹相助。高俊德识字不多,人憨厚老实,勤奋能干,陵园在蒋冯中原大战中毁坏严重,由于他的苦心照料,仍能维持春秋祭祀大典正常进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氏后人守墓被迫终止。
高柴陵园内原有数通石碑,河南省方志学家杨静琦在文章中记载:“高柴墓前原有五通碑,分别立于明初、清雍正二年、清乾隆七年、光绪三年、民国十年。”碑毁于“文化大革命”,碑首有残存,堆于塔下。碑文内容,我找到四篇。
明初碑为归德府推官宋师程所立,他在碑文中记述,“子羔祠墓崇祀制”。孔子另一重要弟子陈亢(字子禽)也葬在太康,但“故址遗墟漫无稽考”,他因此打抱不平,认为高柴“雅擅士林之重”,子禽备受冷落,十分不公,希望改变这种局面。
陈亢是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二十代孙,为庶支,生于公元前510年,卒于公元前433年。陈亢少年时,因陈国屡遭外侵,公族时遭其害,避难魏国。陈亢游于鲁,得以受业于孔门。他晚年卒于魏国,他的儿子带其弟子20余人护灵返乡,在淮阳治丧,卜葬于原属陈国,今太康县城北二十余里的来凤冈,所以才会有宋师程因其身后萧条为其打抱不平之事。
清雍正二年(1724年)所立碑碑文,是时任县令张对犀所撰“募修二贤祠疏”,大意是阳夏历代最牛名人,要数葬在这儿的高、陈两夫子。本来县南郭有两人合祠,前任县令冯君因地方狭窄改建于县治之东,没建完,成了“烂尾工程”。我到那儿看了,地方宽敞,荒凉不堪,所以发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凡“诗书名教中人”都要献出爱心,把它修起来。但碑文未介绍修二贤祠的具体情况,比如何时建成、面貌如何等。二贤祠在太康历史上确曾存在,清末因兵灾而毁。其所在街道因祠而名,原来叫二贤街,现在叫二贤胡同。
第三通石碑,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县令宋士壮撰写的《先贤高子羔记》,大意讲高柴墓被祭已久,国学生侯三畏捐了十亩地给守墓者,但没有大投资以至于“墓祠时修时废庙宇坍颓樵牧往来垄上而无禁”,我心里很着急,赶紧拉围墙修祠宇置神龛。这通碑有自我表扬的嫌疑。
第四通石碑,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太康籍工部主事王新桢所立,《咏太康古迹》中有诗云:“共
侯籍里问何方?派衍高世泽长。四子齐名愚可贵,三年泣血孝尤彰。难逃仕卫脱鱼纲,绩着宰成歌蟹筐。垂老南游嗟不返,长留祠墓在吾乡。”诗文平平,值得注意的是诗前写了一大段他的“个人猜想”。
王新桢认为,高柴是齐国人,迁居到卫国。从卫国逃回鲁国后,孔子于当年逝世,高柴为师守墓三年。三年后,他不回齐国再回卫国,“流寓于宦游之地”。葬在陈国是因为卫、陈两国接壤,高柴与陈亢岁数差不多,关系又铁,并且高柴和陈亢哥哥子车同在卫国为官,有这两重关系,他很可能会到陈国看朋友兼游历,病死在这儿后,就葬在了这儿。他的子孙可能会移居来此守墓。
王新桢讲的是否靠谱,咱从分析其身份说起。工部管土木兴建和水利等工程,“工部主事”是正六品,大概相当于今天部级单位的处长。王新桢是进士,中进士后进翰林院,出来从各部主事或监察御史开始历练。所以,王新桢讲的话,是有学术分量的。
至于民国石碑,碑文已佚。
高贤乡至今流传高柴传说
在高贤乡,有很多关于高柴的传说。至于高柴如何会葬在这儿,陶永锡老人说:“高柴吃住在齐国,上学在鲁国,相距数千里,咋走呢?他有登云鞋,穿上人会飞。这事被他嫂子知道了,一天夜里,她偷偷拿走一只,照原样又做了一只,放在原处。高柴不知道,穿上鞋又去鲁国求学了。当他飞到太康高贤集宁庄东侧土冈上空时,突然从云彩里掉下来摔死了。随即刮了一场大旋风,旋呀旋,旋出一个大土堆,把他埋了起来,这叫天葬。”
谈到高柴对后世的影响,高贤乡有“七步三眼井”的传说。
相传明万历年间,高贤集上有五大户,号称“江家坑、胡家场、侯家丫环排成行,徐家银子用斗量,周家有个大客房”。江家大坑有二三十亩,胡家打麦场大,侯家就住在寿圣塔边,家里丫环多势力大。周家居南门里,建大客厅五间九檩八椽,一家子人都学高柴,很讲究礼仪,人称“周家大客房”。
其中最特别的是徐家,有弟兄三人,老大学高柴“仁义孝悌”,俩弟弟都不如他。老大打一眼井深约八米,直径二米,青砖砌成,井水清凉甘甜,周围一二百户都吃这井水,大家叫它“大甜井”。老二心眼坏,找茬要分井,咋分呀?老二说:“井有我一份,我用箔(用秸秆编成的隔断)夹开攒粪。”显而易见是向老大诈钱。无奈,老大拿出两份银子给两个弟弟,请他们各自打一眼井。
老三在“大甜井”西南七步远处打了一眼井,深七米直径一米,井水味淡,有片气(眼药味),但还能吃。老二在“大甜井”正南七步远处打了一眼井,深七米直径一米,青砖砌成,但井水苦涩,根本没法吃,大家叫它苦水井。
只有大甜井深受人们敬重,每年元宵节人们手捧香烛纸马磕头礼拜,当时凡来祭拜高柴的人,都要喝口甜井水以为纪念。“甜水井如今已干,这个风俗也不存在了。”周祖祥讲道。
图为高柴墓。墓前石碑为今人所立,原有五通碑,“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