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苏后生 毛辉 赵传秀)台商李建民近日与平阴县平阴镇政府签订协议,租赁平阴镇洪口村土地建设一处集精品农业展示、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台湾精致农业园区。其实,早在2007年,全省第一家省级台湾农业园——— 山东省(平阴)台湾农业园就落户平阴,李建民的台湾精致农业园区只是园区农业项目中的一个。

  为什么是平阴?“生态农业需要生态农业环境,平阴现已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环境。”李建民如此解释。平阴县环保局局长陈光华说:“科学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县走的是环保优化发展之路,追求的是‘生态平阴’!”

  平阴县决策者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单是矛和盾的关系,因此坚持环保和生态立县,以此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在具体工作中,该县通过“上大压小”等措施,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工艺和设备。近几年,先后关停小造纸企业6家、土小企业19家、地瓜淀粉加工企业318家,淘汰小锅炉、电炉9台套。同时,他们还坚持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工业科技含量。仅去年以来全县用于对传统产业落后工艺和设备改造的资金就达110亿元。对于新建项目,平阴县设立“绿色门槛”,实行环保审批前置。在环保部门未对项目落户准许的情况下,其他部门不能办理有关手续,银行不能为项目贷款,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落户平阴。近几年来,因污染问题被平阴县拒之门外的项目就达40多个。

  在节能减排方面,平阴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他们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倒逼机制”积极探索“双控一达标”的管理模式,即控制污染物总量和浓度,力争实现环境质量达标。为达到排放标准,也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许多企业不惜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煤改气改造,黄河特钢、济南玛钢、孔村炭素等主要用能企业都实现由用煤到用气的升级,在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平阴一个湛蓝的天。2005年以来,全县共减排化学需氧量1865.83吨,减排二氧化硫559.46吨。变废为宝、吃干用尽、循环利用是平阴节能减排工作的新亮点。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利用石横电厂粉煤灰制造水泥,粉煤灰用量占到原料消耗的35%。前不久,该企业投资1.2亿元的余热发电项目又投入运行,年节电达60%,年增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根本落脚点,还是为了让人民受益,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已成为平阴决策者的共识。配合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县建成了一个大水网,对水质实行定期检测,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了群众用水安全。在全市郊县中最早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垃圾处理场,保证了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及时消化处理。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管理,实行配方施肥,创建绿色品牌,目前平阴县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试点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核心区达到1万亩,农产品绿色品牌达到31个。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