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温骤降疾病增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07:15  郑州晚报

  气温骤降疾病增多

  本报提供防病大全

  □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孟丽君

  通讯员 陈锦屏

  本报讯近日,气温骤降导致各类病人增多,本市各医院门诊收治的感冒发热患者明显增多,心脑血管疾病门诊量较以往也有所增长。医生提醒市民,正值甲流期间,在季节交替之际,一定要注意增添衣物,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感冒等不适症状不要拖延,要及时治疗。

  呼吸道感染患儿骤增

  昨日,在市儿童医院、市三院等多家医院,前来门诊挂号看病的人明显增多。上午10时许,市儿童医院输液中心被家长和生病的孩子们挤得满满当当。由于输液中心人数超员,座椅不够,有些家长只好站着抱着孩子输液,或席地而坐。

  据悉,早在10月底,该院输液中心日观察量就突破了800人次,创历史新高。日门诊量则持续在2000人以上,病房住院患者在1000人以上,危重病人多。急诊科就诊患者中,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较多,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耳鼻喉日门诊鼻炎、咽炎患儿在百人以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医院,市三院儿科主任程淑桦说,几天来,光小儿科就收住了10多名肺炎患者,感冒、呼吸道感染患者也比往常增加了很多。

  骤然增多的,不止是呼吸道疾病患者。据统计,市三院急诊科从11月1日上午9时到2日上午9时,24小时内急诊出车25次,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了六成。94岁的张老太太家住管城区烟厂后街,11月2日早晨突然出现失语、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急诊医生将其接到医院,经检查,发现是脑梗塞,神经内科给予及时治疗,老人病情得以恢复。

  同日上午,家住陇海路88岁的沈老人胸部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市三院医生检查,老人突发心肌梗塞,经过一天的抢救,老人情况有所好转。

  进入冬季,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加以防护。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早就医。

  防护手册

  普通人群个人防护:市三院儿科主任程淑华说,室内通风换气以15~30分钟为宜,或在室内放一小型负离子发生器,保持空气通畅、新鲜。避免或减少疾病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适当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给孩子调剂合理的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还要坚持户外活动,让孩子经受耐寒锻炼。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消除抑郁,提高应激能力。

  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市三院神经内科主任王继立说,气温越低,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经活动最强的一段时间,集中在上午6~12时。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所致的心脏急症多发生在此段时间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特别要注意护脚。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时,也要注意脚的保暖,做原地踏步活动等。加强体育锻炼,坚持热水洗脚;尤其是糖尿病人,更应该注意脚的保暖和护理,防止并发症。气温骤降时,最好不要外出,有慢性疾病的人要按时服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