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前供暖的背后是一颗“民生”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3:54  国际在线

  作者:至善若水

  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突然入侵北京,北京市政府考虑到气温较低,担心老百姓遭受寒冷生病,决定1日全面启动供热。(新华网)

  一句“担心老百姓遭受寒冷生病”不仅带来了提前供暖的好消息,也温暖了正在遭遇寒流侵袭的民众的心。我们常说,要关心百姓“冷暖”,最直接的民生“冷暖”就是供暖工作是不是做到了位,是不是能够让群众满意,而提前供暖则充分体现了政府民生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提高,是一种心系百姓权利的责任担当。

  供暖工作一直以来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共事业。这几年,供热领域经历了市场化的改革,但是无论怎样改革都应该看到,“热”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始终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不能纯粹推给市场。对于百姓深恶痛绝的供热过程中的诸多“陋习”,政府要承担起更多的监管责任。

  每年一到入冬时节,供热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摩擦矛盾就会升级,经常会看到,由于无法按时供暖或供热公司的供暖质量差,居民因此拖欠供暖费,一些居民因个别用户拖欠费用而遭遇“连坐”,供不上暖的居民只能靠棉衣和电暖气抵御寒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为监管者,应当平衡各方利益,做好企业与居民权利义务方面的协调工作,而不能做“甩手掌柜”,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的行为恰恰体现出的是一种“懒政思维”。

  此次北京大规模提前供暖是对曾经陋习的最好一次“修正”。据悉,这是北京首次提前供暖天数达到15天,并且提前供暖费用不会加在百姓身上,由政府出资给予供热企业补助。在防控甲流、气温骤然下降等不利因素面前,如果我们一味坚持条条框框,坚持所谓的“法定供暖时间”这样的原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制定决策时应该有基本的大局意识和变通思维,这也正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本要义。

  如何让供暖服务让百姓告别冬日“冷冰冰”的尴尬,使百姓温暖过冬的民生福祉从愿望变为现实,北京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带着心系百姓的心,许多从供暖衍生出的积弊也会迎刃而解。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