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寒风起,找个有缘人拼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03:35  扬子晚报

  上班那点事

  主持记者:王亚楠、戚庆燕、杨彦

  E-mail:wangyanan0319@gmail.com

  时间太赶、公交太挤、打的太贵,本来“无车族”上班已经是件苦差事,一场寒潮、一次降温更是挑动了上班族的神经。“披星戴月”地起床,在寒风中等公交,让这种折磨见鬼去吧!找人拼车,每月交一定费用,“无车族”也能有“有车族”的享受。寒风渐起,“拼车族”在蠢蠢欲动,不过记者了解到,要找个合适的“有缘人”还真不太容易。

  降温!白领动起拼车念头

  “天气冷了,想找拼车。”要说起来,梁靓也算是个“潮人”,听说拼车已经很久,动起念头来还是因为最近的寒潮大降温。“我家在新庄,在大明路那边一家公司当翻译,每天坐28路转27路,光搭车就要不少时间,还没算上等车的时间。”最近天冷了,梁靓更是对挤公交“意兴阑珊”,“闷在里面总有异味,有时还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受罪!”

  更让梁靓受不了的是,因为天冷,所以她连起床都变得困难起来。“哎,每天闹钟起码要闹上三遍。”梁靓笑着说,她总是天不亮就要爬起来,紧赶慢赶总还差点迟到,“能有顺路的私家车搭我一程就太好了。”

  梁靓说,自己朋友中还没有“有车一族”,所以她把目标转到了陌生人身上。“前天我就在拼车网上发了个帖子,说了下自己的情况,留下了自己的QQ号,希望顺路的朋友捎我一程,费用可以商量。”不过让梁靓有些失望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合适的“拼友”,“不过没关系,再等等看吧。”

  拼车有缘人真难找

  对“懂行”的人来说,找拼车信息并不难。如今的互联网上,拼车信息交流的“集散地”有很多,如南京就有专门的“南京拼车搭便车网”,只要注册就可以在网上作为车主或是乘客发布拼车信息,像“南京拼网”内也有专门的拼车频道,可供有需求的“拼友”交流。各个小区的BBS、西祠胡同的论坛上,也能找到大量的拼车信息。

  记者在一些拼车网站上看到,有时一天发布的信息就有十几条。这些信息中既有“无车族”寻拼的,也有“有车族”寻租的。路线很多,一般路程都较长。一些有车族还设计了多条线路以供选择。比如家住仙林在市区上班的崔先生就在发布的信息中设计了经马群或经新庄的两条路线,返程也是如此。

  不过毕竟是陌生人,要找到合适的“拼客”还真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记者注意到,不少“拼客”发布的信息中都称自己寻找的是有缘人。“陌生人拼车就是缘分,找合适的拼车伙伴比找个好对象还难!”在网上,不少“拼客”就感叹。“上班路线要差不多,上班时间也得一样。”采访中一位寻找拼车人的网友“sanmi”跟记者分析,就这两个条件一框,符合条件的就没有多少了,“有时候还得看对方人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不能差太远——像我,就不能接受同乘的脏、吸烟——这么多问题,没处理好一开始还能忍忍,到最后估计都得黄。”

  有“附作用”也有“副作用”

  让陌生人搭上自己的顺风车,有车的“郎有情”,没车的“妾有意”,“一拍即合”当中其实有利益互补的关系。没车有没车的苦处,有车的也有有车的难处。不过对于“拼车”这个行为来说,有“附作用”也有“副作用”,本报提醒想参与其中的市民可得看清楚。

  “附作用”:对于无车族来说,付出了一定费用,搭上“顺风车”是以“低价”买享受,既免去了挤公交的辛苦,又节省了时间。而对于拼车行为中的有车一方,也自然是有好处的。“买车的新鲜劲过去,才发现养车的费用还真成了经济压力。”马先生在汉中门附近工作,一个人上下班开车,每个月的油费在600元左右。“这个其实还好,最要命的是单位附近没有可以包天的停车场,我只能把车停在宾馆里,4块钱一小时,一天要花50块钱停车费。”马先生算了一下账还真有点吃不消。“以前也带过同事,但总不好意思收钱,所以我只能发帖找顺路的陌生人,早上上门接也没关系,分担一部分费用,我每月也能稍微轻松些。”

  除此以外,环保也是拼车族崇尚拼车的理由,“空车多浪费资源,一辆车装的人多了,交通也没那么拥挤,人均排放的尾气污染也少了许多。”马先生还告诉记者,借着拼车,他也想多交几个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早上四五个朋友一起上班,说说话,开车也没那么闷。”

  “副作用”:虽然互补的好处明显,但对于拼车的一些“副作用”,一些市民说还是有些说不清。“比如,拼车过程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发生人身伤害,那怎么办?拼车人的利益能不能得到法律保障?”

  记者了解到,在拼车问题上,很多人也想到了事先签订一个合同,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先确定下来,但往往还会漏了些问题。法律界人士也给希望通过订合同保障利益的“拼车族”泼了盆凉水。“因为拼车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车主收钱即涉嫌非法营运。因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所以合同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此外,拼车还带来一些边缘效应,一些“黑车运营”也借着拼车之风抬头,打着“私家车拼客”的名义出现,给有关部门打击非法营运带来不便。记者了解到,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因素,所以南京一直未对“拼车”开绿灯,市民自发的拼车其实都是地下行为。 杨 彦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