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采购价格优势体现不充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08:14  解放日报

  自1995年开始,上海率先对教育、科学、卫生和其他行政部门财政专项安排的设备购置试行政府采购办法。十多年来,政府采购管理成效如何?市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日前就本市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昨天,市人大主任会议听取了相关专题调研报告。

  据悉,本市在市级层面初步确立了政府采购管理与操作执行相分离的“管采分离”机制。采购规模和范围也在扩大,本市政府采购已初步形成以公开招标采购为主,邀请招标采购、竞争性判断采购、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为辅的多种采购方式体系;在资金来源上,已从最初单纯的预算内安排资金,扩大到预算内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在采购主体上,采购人已由最初的行政机关覆盖到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资金节约率达10%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调研中也发现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采购在效率和质量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一些预算单位和部门反映,采购周期长、效率低。目前,完成一个公开招标整个法定采购流程,一般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遇到流标、废标、投诉质疑等情况,一个项目往往两三个月都无法完成采购。另外,政府采购的价格和服务优势体现不充分,部分政府采购商品价格甚至高于即时市场价格。采购人和使用人对某些商品质量不高、售后服务差的质疑依然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跟踪追究机制和责任主体,一旦出现商品质量纠纷,难以及时解决。

  调查发现,执行采购预算时,一些部门和单位为了“用足预算”而去买一些实际工作并不需要的高配置的高价商品,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一些预算单位为撑大预算盘子,往往把能想到的政府采购项目报足报大,到时按实际需要采购,从而造成政府采购预算中的一部分流于形式。

  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也存在薄弱环节。调研发现,各采购机构的操作流程相对封闭,存在明显的“运作孤岛”,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难以进行全面、全程和动态监管。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管采分离”的机制,加强监管部门、采购单位和采购代理机构间的相互衔接,不断提高采购效率,整合优化采购环节,制定标准化工作程序,建立各种采购方式下的政府采购价格监测机制和采购结果社会公开披露制度,实现对采购活动及采购结果的有效监控。加快信息化建设,争取尽快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框架,不断增加通用类商品目录,稳步扩大电子集市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本报记者 王海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